大宋悍臣 第897节

  “别了吧。”

  宋煊连连摆手道:

  “臣已经有了太宗皇帝的圣遗物铠甲护身,这大阵图就不必看了。”

  “我将来也没什么机会率领十几万大军,官家还是留给其余将军去观摩学习吧。”

  宋煊知道赵光义不擅长军事,但他一定懂人心。

  如此闭门造车精心炮制的纸上谈兵阵图,授予千里之外的将帅,赵光义不知道后果吗?

  他知道的!

  但这就是帝王心术。

  因为赵光义懂得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外面的大辽短时间内无法覆灭大宋。

  可是赵光义不能像他大哥一样能打胜仗,就必须要防范着大宋成为“后宋”。

  大唐的荣光在前,但是后面的烂摊子需要大宋来填补。

  对于士卒的防范,那是有过之而不及。

  赵祯完全能看得出来宋煊脸上的嫌弃之意。

  他不懂军事。

  但是懂宋煊啊。

  要是好东西,十二哥怎么可能对这种先帝遗物不感兴趣呢?

  “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重任,难道十二哥不想担了吗?”

  “若是覆灭西夏这种灭国战事,我可以挑大梁,可一旦跟辽国开战,就不是我说了算的。”

  宋煊耸耸肩笑呵呵的道:

  “因为目前而言辽国还是很讲信用的,他们收了钱是真的办事。”

  至于后面的敲诈增币的事还没有发生,宋煊也没法拿出来说。

  “辽国还能控制住手下部落不来南下打草谷,若是真的发生战事,还是官家亲征为好。”

  “就算官家不亲临前线,可是坐镇澶州那也是对前方士卒极大的鼓舞,同样避免了像澶渊之盟的尴尬场景。”

  “若是功成,那也是官家的功劳,而不是有贪天之功的大将出现,对于君臣都是极好的结果。”

  赵祯承认大辽是讲信用的。

  人家大辽自认为是王朝正统,继承了大唐。

  甚至在北宋与金约定灭辽的时候,辽国使者还在童贯面前大叫着,宋辽两国百年誓好,你骗得了人,欺骗不了苍天!

  然后战事发生后,辽国就在北宋士卒面前彻底找回了自信。

  因为其余朝代就算与外族讲和给钱了,也会时不时的出现有人南下打草谷的操作。

  匈奴人就算大汉和亲给赏赐,他们照样没有信用。

  唐朝的时候也和亲给赏赐,这群游牧民族也不讲信用。

  再加上大宋给契丹人那点钱,就当是打发叫花子一样的。

  甚至这些钱都出不了宋境,就被使者花掉购买一大批奢侈品,供应上层契丹人享乐。

  因为双方一旦打起仗来,别说一年三十万,就算是三百万贯那也只够发部分士卒工资的。

  宋夏之战,除了国库掏钱,赵祯也掏钱补贴。

  王尧臣核算过一年的军费就支出二千万贯左右,还不算其他突发事件。

  但是大宋并没有因为这点岁币钱就获得太多的好处。

  因为它需要花费更大一笔钱,养着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的士卒,用来防范辽国。

  宋朝的冗兵和积弱是并存的。

  最终两国一起快乐的腐化下来,被金给打的各自残缺了,没过几年金朝也腐化了,被蒙古人给打了。

  辽金夏都在宋朝之前灭亡。

  蒙古人进了中原,也没有从腐化的圈子里爬出来。

  蒙古上层贵族也腐化的极快,战斗力下降的厉害。

  要不是北方的汉世侯们过于努力,南宋还能继续坚挺着。

  宋煊在枢密院的时候看过以前军事上的各种账簿,他就觉得大宋这种先天残缺的垃圾军制。

  当真是既浪费钱又是浪费人。

  宋煊作为宋臣算了一笔军事账,真觉得三十万的岁币还挺划算的。

  不改军制。

  打仗?

  打个屁的仗。

  赵祯咳嗽了一声:

  “十二哥,我亲征?”

  “当然了,到时候太子坐镇开封府,你亲征有何不可?”

  “如今距离五代十国已经很久远了,士卒吃人喝血的事情几乎要被磨灭了。”

  宋煊也不敢打保证,五代十国残余的风气真的磨灭了。

  因为南方还有吃人的事件发生,并不是所有蛮人都臣服大宋呢。

  赵祯对于这件事是极为看重的。

  他也梦想着能够在自己执政的时候,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祖上的遗志。

  “可是我现在还没有生孩子。”

  “六哥儿,你就在玉清宫养身体,不要轻易回皇宫去。”

  宋煊咳嗽了一声:“我觉得皇宫不是个能养活婴幼儿的地方。”

  “为何?”

  “你自己数数先帝的孩子有几个活到成年的?”

  宋煊也是一脸凝重的道:

  “反倒在宫外的赵氏宗室,多子多福的,六哥儿还是要多想想缘由。”

  赵祯一下子就面露惊恐之色。

  太宗皇帝的九个儿子,只有三个活到成年并且留下了后代。

  真宗皇帝有六个儿子,前五个都早夭了,连带着两个女儿,如今还仅存一人重病,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了。

  赵祯站起身来,来回走动。

  因为他爹本来也是一个闲散王爷,大哥疯了,二哥暴毙,才落到他的头上。

  至于父皇的几个兄弟,寿数也都不长。

  甚至都不如太祖皇帝的后代繁衍的多。

  “难不成皇宫当真不适合我等居住?”

  “我每次去皇宫都觉得有点阴森森的。”宋煊回了一句。

  大宋皇宫前身是唐代宣武军节度使衙署。

  后梁建都开封后,作为皇宫使用。

  后晋、后汉也是如此。

  郭威上位前放纵士卒大掠开封三天,不说杀的血流成河,那也是没什么好环境。

  随后他也建都开封。

  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禁止士卒侵扰,不许烧杀抢掠,然后在此建都。

  说是北宋皇宫,历代战火,不知道里面死了多少人。

  朱温宠幸儿媳妇也是在这里,儿子们外出打仗,就叫儿媳妇们进宫陪睡。

  儿子们也无所谓,反倒还利用妻子来争宠,增大自己继位的机会。

  赵匡胤也就扩建了皇城东北部分,真宗皇帝则是下令砖垒皇城,成了开封城唯一的砖砌城墙。

  赵祯也想扩建皇宫,但是因为百姓们拆迁不满意,就此作罢。

  直到宋徽宗上位,由蔡京、童贯大规模扩建。

  如此才形成了一座不如唐长安、洛阳皇宫宏伟,但至少功能齐全、布局复杂的皇家建筑群。

  “阴森森的?”

  宋煊如此一说,赵祯也是感觉自己不是很喜欢皇宫,太压抑了。

  “十二哥,难道我就一直住在宫外吗?”

  “玉清宫可不比阿房宫差,秦朝的天下第一宫,不如大宋的天下第一宫奢华,关键是阿房宫还没有建成。”

  宋煊靠在躺椅上:“六哥儿不觉得自己在玉清宫更加自在一些吗?”

  赵祯在玉清宫待的时间久了,是想要返回皇宫去。

  毕竟皇宫才是皇帝该居住的地方。

  可是宋煊都如此说了,定然不是无的放矢。

  赵祯对他是极为信任的,尤其在子嗣这件事上,赵祯很看重。

  “自在是自在,但是我已经收到一些劝谏之言,恐怕。”

  “你就当他们是放屁,万一是大娘娘派人测试你呢?”

  听到宋煊如此言论,赵祯眼睛立即就睁大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还有这方面的操作。

  “不,不会吧。”

  赵祯都有些失语了。

  宋煊瞥了他一眼:

  “六哥儿,你越来越大了,也越来越不好掌控了,你觉得大娘娘对你的服从性测试,今后还会少吗?”

  赵祯立马就不言语了,他不敢保证。

  任谁都能瞧得出来,大娘娘的权力心很重,更加不愿意撒手。

  赵祯想要亲政的心思,早就写在脸上了。

  “好啦。”

首节 上一节 897/10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