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那也是有自己的寺庙的。
刘娥的寺庙则是在长芦崇福院,据说是帮助过刘娥的高僧,冠绝江淮,就算是目前的大相国寺也比不过那里,直到刘娥死了。
不仅是皇帝这样,许多权贵阶层也是如此。
石守信等一大批武将,后宫的嫔妃,都喜欢营造寺庙,还喜欢给寺庙花钱。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寺庙越多越豪华,北宋其余经济不发达等地寺庙稀少。
“十二哥说的有道理,此事我想一想,不过若是先让他们田产交税,想必更加容易接受。”
赵祯觉得寺庙占据的田地不少,动不动就有人赏赐,不光是皇室。
其余官僚以及商人多是不光花钱,还会赠田。
这些田地还是上等的良田,在赵祯看来收税实属正常。
“你确定?”
宋煊咳嗽了一声:“据我了解大娘娘是喜欢礼佛的,而且她屡次打破了禁止寺院、道观买田产的禁令。”
“她还是用六哥儿你的内库,以你的名义施舍钱财给寺庙,让他们去购买田产。”
“如今开封县所有用田产的第一大户便是刘家,第二便是大相国寺,第三便是玉清宫,第四还是寺庙。”
赵祯再次叹了口气,本来父皇留给自己的小金库就不多,还被大娘娘拿出去肆意的挥霍。
“倒是没有强取豪夺,不过我觉得那些百姓也没有拒绝的机会。”
宋煊摊手道:“不知道六哥儿有几分把握,能够说服大娘娘对寺庙、道观收取赋税的把握?”
“此事我确实是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赵祯揉了揉自己的眉头:“我其实一见到大娘娘就会觉得心里不得劲,十分的想要逃离她身边。”
“你不喜欢她,从小就是如此,所以长大了才会抗拒与她亲近。”
宋煊又打了个响指:“小孩子其实挺敏感的,你小时候应该能够感觉的出来她对你的不喜欢,所以你总想要逃离那个场景。”
赵祯以前不知道这个缘由,但是自从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份后,他就明白宋煊说的全都是对的。
大娘娘从来没有喜欢过朕。
她这一辈子兴许最喜欢的都不是朕的父皇,而是她自己个。
“这么说原因不在我?”
赵祯很快就反应过来:“所以我要怎么办?”
“当然是演戏啊。”
宋煊用扇子给赵祯扇了两下风:
“官家不必如此紧张,反正你也知道了你们之间的真正关系。”
“你就说自己担忧黄河工程会水淹东京城,连皇宫都不能避免。”
“既然道观以及寺庙都会施粥,不如让他们集体交税,由朝廷统一进行调度,帮助百姓度过难关。”
“因为刘知州贡献的十万贯,连善后事宜都无法做到。”
赵祯听完了宋煊的建议,坐在那里思考许久。
“十二哥的意思,还是要围绕着刘从德那里进行攻击?”
“不错,就是这样。”
宋煊顺势躺在躺椅上:
“既然大娘娘想要给刘从德擦屁股,那就帮他擦到底。”
“反正这些钱不是从刘家出的,她赏赐给寺庙那么多金钱田地,如今让寺庙帮帮忙,也是十分正常的。”
“就算寺庙不乐意往外割肉,那也是得罪了大娘娘,依照大娘娘那个记仇的脾气,会轻易放过这些寺庙和道观吗?”
“好。”
赵祯站起身来,溜达了几步,细细思索这其中的逻辑。
倒是没有什么问题,绝不是祸水东引!
完完全全都是为了大宋朝廷以及百姓考虑,乃是双赢的政策。
“那十二哥你先在这里等着我的好消息。”
赵祯不愿意在等待,他想要立即去做成这件事。
“对了,既然想要以洪水泛滥为借口,万一来真的,十二哥你可是屯粮了?”
“囤了一点。”宋煊闭着眼睛道:
“我已经与米行联系过了,明日他们便会送来大量新鲜的粮,到时候咱们也吃新粮食,仓库里的陈米留着给受灾百姓吃。”
赵祯得到确切回答刚想走,又止住脚步:“十二哥,我不明白。”
“我知道你不明白,但是只有这样,那米粥才会大部分进入真正灾民的嘴里,而不是其余也来占便宜的人嘴里的。”
宋煊挥挥手:“自古以来赈灾便是一门大学问,官家也可以细细思索一下这样做的缘由。”
“好。”
赵祯也不多打扰宋煊了,带着张茂则离开县衙,坐上驴车后,急匆匆的返回玉清宫,准备进宫与大娘娘掰头。
县衙外。
任福见官家上了马车,慢悠悠的走了,并没有选择立即跟上。
而是瞥了隔壁桌的啸风等人一眼,把茶杯里的茶喝完了,结了账,这才起身慢悠悠的喊着去巡逻。
任福不想被其余人知道自己在意的事。
啸风见禁军离开,没什么感触,可是他身边的两个小弟却是齐齐松了口气。
面对禁军,他们还是相当有压力的。
县衙内。
直到所有人离开,此时房间内只有陶宏了,他端起凉茶喝了一口:
“少爷,那樊楼的钱掌柜咱们见过,他发福了。”
宋煊睁开眼睛:“还是他吗?”
“我确信是他。”
“那还挺有本事的,这么多年樊楼都没有把他给换喽。”
宋煊慢悠悠的扇着扇子:
“不过他背后的主子故意搞事,说不准事情搞砸了,就要换了他了。”
陶宏点点头。
他只是有些担忧那掌柜的会认出自己来。
毕竟在樊楼当掌柜的可不轻松,必须要记住许多大官客人的脸和名字对的上,还要记住人家的喜好。
总之,东京城的服务人员可是内卷的十分厉害。
“不过也无所谓了,这种人只要不死,在其余正店那也是能混得开的。”
宋煊重新坐起来:“你说跟寺庙收税渡过难关这件事,官家能不能说服大娘娘?”
陶宏先是摇头,随即又点头:
“我觉得困难,她可不怎么喜欢当今的官家,生怕他提出来有效的建议。”
“我倒是觉得有戏。”
“为何?”
“因为刘娥她是喜欢礼佛的。”
宋煊慢悠悠的扇着扇子:
“若是以皇帝的名义下令,想必那些僧道对于皇帝的观感就有极大的怨言了。”
“这种风评无伤大雅,但是可以给刘娥继续执政新增了一条理由!”
第347章 官方打广告没见过吧
在宋煊的行事作风下,开封县衙一改往日惫懒的形象。
开封县大胆启用用犯人清理沟渠。
第一天就搞了肉食来犒劳这群人,还提供了冰镇绿豆汤解暑。
在干完活后还被要求清洁身体之事。
朱观等人大为惊喜,总而言之就是觉得宋煊把他们当人看。
尤其是在县衙内晒的温温热热的大瓮当中的水来舀着冲洗,当真是舒服的很。
开封府通判秦应也是累的气喘吁吁,直不起腰来,他当真没想到会如此之累。
朝廷对于他被羁押,一直都没有做出最后的宣判,此时秦应都没心思去想那些个什么儒家释经权的斗争了。
同样在这群犯人出去的时候,狱卒也压着流放的以及死刑犯进行清洁牢房。
牢头毛朗告诉这帮人,大官人说了监牢不干净,容易闹瘟疫,到时候你们死一大片。
至于有什么宝贝东西,也一并扔了。
监牢里不允许有什么私藏的小玩意,为了防止出现意外。
先斩后奏,或者说根本就不是跟犯人进行商量。
并且牢头毛朗不让洗过澡的犯人穿衣服,一行人举办折无遮大会返回监牢当中。
监牢里有新衣服,今日穿的这身就在现场洗了,还有皂角。
一人发了一块毛巾,倒是让秦观给用来遮住自己的要害了。
朱观回到牢房的时候,瞧着铺着崭新的稻草,以及摆放新衣服,一旁还有六只新瓷碗,一个新的水壶。
反正就是出去干活穿一件脏的工作服,回来之后穿干净点衣服。
虽然他们大多数人不懂宋煊为了防止疫病的操作,但是如此待遇,当真让人觉得舒心。
拧干的衣服挂在监牢里,朱观嘴里叼了根干草,只觉得宋状元行事颇有些与众不同。
今日他在街上听着旁人议论,说是宋状元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把开封府尹陈尧佐给骂吐血了。
就因为王澥犯下的案子。
每个新人进来都是要遭受盘剥,打听一下为什么进来的。
再加上开封府可是有人特意来了解王澥之事,这老小子还宣扬自己定然死不了。
就算是宋煊判自己死刑,那又如何。
他关系硬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