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 第774节

  高琼护佑着太宗皇帝返回京师,破了其余将领另立新帝的阴谋。

  所以高继勋家里是有传承的,他孙女也是大宋皇后高滔滔。

  高家自从跟随太宗皇帝后,受到赵宋历代皇帝的信任。

  王曾十分怀疑高继勋,是知道太宗皇帝在高梁河战败的真相。

  高继勋可没有他爹骨子里无赖的性子,而且生性谦和:

  “王相公,是宋状元来过,他与官家详谈过。”

  “哦,原来如此。”

  王曾便撤去了怀疑的目光。

  宋煊定然不知道太宗皇帝的秘辛。

  这一定是巧合。

  赵祯驾驶驴车虽然刚开始有些惧怕,但是玩着玩着,他就感觉自己十分擅长驾驶驴车,连一旁善于御车的老手都夸赞官家。

  这让赵祯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

  回头让十二哥坐在自己身边执戟,让他好好瞧瞧朕的本事。

  光是想想那个场景,就让赵祯心情澎湃,恨不得立马发兵辽国。

  “吁。”

  赵祯停下驴车,直接跳下来:“王相公来了。”

  “见过官家。”

  王曾规规矩矩的行礼,随即瞧着赵祯接过汗巾,擦着他脸上的热汗。

  “王相公怎么亲自来送奏疏了?”

  赵祯示意宦官给王曾扇扇子:

  “天气炎热,如此小事,王相公还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啊。”

  “多谢官家挂念。”

  王曾觉得赵祯长大了许多。

  不再是那个事事都要看着大娘娘眼色的孩童了。

  如今大娘娘一意孤行,当真是让王曾十分心累。

  大娘娘治国以前还行,不会过于插手。

  可是如今却是被情绪左右,长此下去,大宋律法便是个屁了。

  外戚违法之事没被爆出来,无忧洞都如此凶残。

  如今刘从德的恶事几乎都瞒不住了,就算朝廷抓住无忧洞那些人,他们也不会认罪伏法的。

  朝臣都无法无天,为什么要让我们都遵守律法?

  王曾坐在一旁:“有关无忧洞的事,宋状元可是与官家提过了?”

  “提过了。”

  赵祯脸上登时有了气愤之色:

  “此事如此危险,我已经把太宗皇帝覆灭北汉又历经高梁河之战的内甲,赐给十二哥防身用了,但愿太宗皇帝能够庇佑他。”

  “况且那些贼子过于歹毒,我怕十二哥他经验不足,东京城如此之大,不知会有多少险恶之人。”

  王曾听着官家的描述,努力平复心情。

  他也知道许多历史的真相并没有告诉赵祯。

  无论是身世,还是先帝们的秘辛。

  “官家此举,大善。”

  王曾还是主动夸奖了一句:“只是驾驶驴车之事,还望三思而行。”

  赵祯哈哈笑了两句:

  “王相公不必忧心,驾驭驴车,我已经得心应手,而且十二哥说过,像我这般年纪,就算是摔了个骨折,也比寻常人更容易好。”

  “男子汉大丈夫摔摔打打十分正常,朕也是想要长到十二哥那般的个头,将来上朝也会更加威严。”

  王曾是福建泉州人,年幼被他叔父收养带到山东长大,个头不高不矮。

  他对于皇帝渴望长高之事,也是能够理解。

  不过太宗、真宗二位皇帝个头并不突出,官家的愿望怕是要落空了。

  相比于太祖皇帝是个大黑胖子,其余两个皇帝身材都偏瘦弱,穿甲胄也是撑不抬起来的。

  但是王曾对于宋煊的话十分不赞同,天子那是能随便摔摔打打的吗?

  “官家尚且年幼,宋十二他自幼便长的如此雄壮。”

  “若不是文气外泄,谁都觉得他是个当禁军的人样子,官家不可同他学习。”

  王曾说的后面那些话,赵祯都没有听见,唯独尚且年幼这句话,着实是刺耳。

  原来在他们眼里,朕依旧是个“孩童”!

  “十二哥尚未及冠,便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乃是文武双全之才,他比王相公连中三元的年岁还小呢。”

  赵祯看着停在不远处的驴车:

  “王相公何故这般贬低他?”

  “臣不是贬低宋十二。”王曾捏着胡须道:

  “官家乃是君,他是臣,臣能做的事,君不一定能做,反过来亦然。”

  “毕竟官家肩上担着的可是大宋亿万百姓和江山。”

  “朕现在的肩上担着的只有这一条汗巾。”

  赵祯把自己肩上的汗巾放在桌子上:“如今便什么都不担着了。”

  王曾敏锐的察觉出来,随着官家逐渐长大,也不满意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主的情况。

  “官家勿要过于泄气,还需要时间。”

  王曾也是劝慰了一句。

  他思考着该到什么时候合适的时机,把大娘娘不是官家亲生母亲之事和盘托出。

  赵祯对于这话早就听腻了。

  要不是宋煊给自己出主意,他们什么话都不会说。

  什么事都不会告诉朕。

  “官家,今日我们再去寻了大娘娘,说有关无忧洞之事。”

  王曾叹了口气:

  “大娘娘目前是不赞成调动军队来对付他们,甚至还想要以此为筹码,不再追究刘从德之前的事,方有商量的余地。”

  “官家若是闲暇之余,可否去劝一劝大娘娘?”

  “我?”

  赵祯伸手指了指自己道:

  “王相公不如去找曹侍中,兴许还能调动人马协助十二哥。”

  赵祯觉得王曾是在大娘娘那里受挫气昏了头,才会来寻自己出头。

  这种事,自己能去找大娘娘出头吗?

  经过宋煊的教导,赵祯可是明白自己与大娘娘之间的敌对关系了。

  曹利用与王曾的关系也不是那么好,就算曹利用呈现出好好先生的形象,但他就是跟王曾亲近不起来。

  王曾不在意。

  因为他知道曹利用也不是大娘娘的心腹,不过是摆在明面上的一个吸引仇恨的靶子。

  就如同自己如今的处境一样。

  王曾甚至也想要去找宋煊,问一问。

  他是用了什么法子,让刘从德被暴打一顿后,选择低头而不是报复的?

  若是宋煊在这,兴许就会告诉王曾,方才官家已经说过了,谜底就在谜面上,只是你没理解。

  王曾直接把宋煊拉了出来:

  “官家,若是光靠着宋十二一人,怕是根本就无法铲除无忧洞这个祸害。”

  “无忧洞存在多少年了?”

  赵祯靠在椅子上:

  “想必比朕的岁数还要大,那么多年朝廷都没有剿灭,难道靠着十二哥一个小小知县,就能剿灭的吗?”

  “我去找大娘娘讨要军权,王相公觉得朕在大娘娘眼里是真的想要剿灭无忧洞,还是想要剿灭谁?”

  五代遗风可不是白说的。

  至今仍旧没有完全灭绝。

  别说赵祯不同意玄武门对掏,真让他接触许多军中将领,到那个份上了,轮不得赵祯不同意。

  手下的人可不会放弃到手的功劳,来一波神龙政变,逼迫刘娥下台。

  但是这种情况,是大宋这帮文官绝对不想见到的。

  王曾一下子就被赵祯说的哑口无言。

  但是他不仅不生气,反倒觉得官家真的长大了,知道如何思考事情了。

  如此应对,他离亲政还会远吗?

  “官家,若是有机会还是要劝一劝大娘娘要执法严格了。”

  王曾直接略过前一个话题:“自从真宗皇帝继位,大多是执政以宽,先前我也是如此。”

  “但是我发现那些歹人并不会因为朝廷执政以宽就收手,反倒会得寸进尺。”

  “今后我还是要带头严政,以此来改变世人心中的侥幸之心。”

  赵祯对于王曾的话,十分不以为然。

  以前他还是对王曾的话言听计从的,但是自从跟宋煊这个“叛逆者”多接触后,便深受其影响。

  这种执政以严的语调,十二哥早就说过了,而且在他任职的时候便已经有所体现。

  如今撞了南墙,你才知道拐了。

  更何况赵祯对于这些臣子也极为有戒心。

  原来你们都知道朕生母的真相,但是碍于大娘娘的权势没有一个人主动告诉朕,全都为其隐瞒。

首节 上一节 774/10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