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等人万分激动的护卫赵祯,并且极力避免有人靠近。
就赵祯这幅模样,别人绝不会认为他是当今官家。
兴许就是一个彻夜未归的纨绔子弟。
毕竟真正的纨绔子弟们是不会起这么早,带着这么多人来吃早饭的。
就算是皇帝那就更不可能了。
在他们的想象当中,皇帝吃饭都不用自己动手,必须得几个如花般的小娘子喂饭才行。
赵祯离开宫中倒是觉得十分自在,无需每日向大小娘娘请安,也用不着总是学习儒家经典。
在玉清宫听听他们讲道,陪陪自己的妹妹。
甚至还有人陪着他射箭,当真是潇洒许多。
赵祯吃完早饭,甚至还体验买了一份新闻报纸。
这种报纸不是官方的,而是商业化的报纸。
最近几天朝野时政的消息,以及民间的各种野闻。
不管是不是真消息,可是总是有消息来源。
朝廷未曾报的事情,在这种小报纸上都会提前出现,足以见识幕后之人并不简单。
许多消息,都不是随便一个人能够轻易搜集到的。
如此便方便了不少足不出户就能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新鲜事的内容。
赵祯觉得十分有趣,瞧着朝廷有关刘从德的争论,以及黄河工程做的十分烂。
看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
目前没有什么能力改变,只能远离皇宫。
然后就瞧见了用一整个篇幅来介绍开封知县宋煊做出的“壮举”!
整个版面都用来诉说案情,以及宋煊如何侦破案情,顺带着把宋煊开出的悬赏内容,直接誊抄上去了。
赵祯看完一遍,又看了一遍。
他确认这件事自己不知道,皇城司的人也没有回报。
相反是宋煊在查案子的时候,发现了辽国细作一事,如今耿傅等人去密切监视辽国细作,对于宋煊那里监督不利。
赵祯其实是关心宋煊,生怕他出现什么意外,自己不能及时拯救他。
就算如今朝中大政被皇太后所把控,可是皇帝的命令,他们大多数人也不敢违抗的。
赵祯捏着报纸站起身来,想要离开,一旁的小二连忙询问这位客官是否需要洗面水之类的。
这种洗面水,就是应对客人蓬头垢面的去“上班”,就是加了不同药材的洗面奶。
针对妇人有“皇后牌洗面水”,针对官人有“御前洗面水”,总有一款适合你。
皇后用不用同款洗面水,反正你也不知道。
赵祯连忙拒绝,他早就熟悉过了,而且针对这所谓的皇后同款洗面水,更是深恶痛绝。
他本就对郭皇后没有好感,一个洗面的玩意竟然传到外面来了,还问他试试不?
赵祯没有给他掀翻了盆,就算皇帝脾气“柔”的很。
于是赵祯想要去询问宋煊具体的案情,但是又觉得有些冲动。
“十二哥应该是投了奏疏的,只是我如今还没有看见。”
赵祯又停住脚步,他想要跟宋煊详细了解一下案情。
毕竟涉及到了无忧洞。
他对于无忧洞也是十分的痛决,奈何这么多年朝廷一直都没有打掉。
现在宋煊想要打掉,无论如何,赵祯都要给予他最大的支持。
当然了,他这个皇帝能够给予最大的支持,也就是嘴上说说了。
实际上,赵祯没有什么执政的权利,虽然他贵为大宋皇帝,但这就是事实。
于是赵祯在体验了一个普通百姓的早起生活的烟火气息后,便有些闷闷不乐的返回玉清宫。
赵祯此时的心中充满了一点挫败感,他感觉自己帮不上忙。
这个时间点,宋煊还没有醒呢。
反正上班的事,他也不着急,用不着去打卡。
待到醒了洗漱结束,吃了早饭,带着两个随从打开门。
门外早就站了许多衙役和捕快,他们排成几队,早早就等候了。
县尉班峰当即拱手道:“见过大官人。”
宋煊摆摆手:“兄弟们辛苦了,可都吃过饭了?”
“吃过了。”
“吃了。”
待到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宋煊点点头,他翻身上马:
“出发,随我前往玉清宫。”
第332章 赐你太宗皇帝的圣遗物
玉清宫再次迎来大宋官家。
可是让观主毛奉柔极为兴奋。
玉清宫是宋真宗为供奉“天书”而修建的皇家道教宫观,地位极高。
但是因为真宗晚年,对于道教狂热降温,再加上刘太后掌权后,断了天书运动,同时更重佛教,对玉清宫支持减少。
缩减开支后,玉清宫维护经费减少,道士大量流失。
如今的玉清宫虽是皇家道观,但是地位已经下降到了普通道观的地位,甚至不如各地的天师、真人道观。
毛奉柔是当今大宋茅山清派第二十三代宗师朱自英的徒弟。
朱自英在大中祥符年间,因成功为宋真宗祈嗣得生赵祯而获得皇室信任。
在天圣元年期间,赵祯按照母亲刘娥的意思,诏令朱自英入京,为圣母刘太后传授完整的上清戒法。
因法事圆满,被朝廷赐予“观妙先生”尊号。
如此配合刘太后是皇帝亲生母亲的政治活动后,他在玉清宫居住下来继续修道。
在完成法事三年后,朱自英返回茅山潜心修道,可谓是把茅山派在朝廷的影响力给推上了顶峰。
先前太祖太宗皇帝,都是对正一派张守真张真人十分推崇,尤其是太宗皇帝,但凡大宋有重大政治军师行动和水旱灾情,他都要派人往终南山致祭。
而且自己还要带领百官对着终南山方向祭拜。
张守真除了主持上清宫外,还统管楼观事务。
传言张真人活到了南宋宋孝宗时期。
待到朱自英如今的徒弟毛奉柔代替他主持玉清宫大小事务。
毛奉柔眼瞧着玉清宫的影响力不断的下降,根本就没什么好办法。
他可不想茅山一派在朝廷的影响力,再次下滑,被正一派超过。
可是官家突然来玉清宫清修,还问一问有关道家的典籍,更是让毛奉柔极为兴奋。
此时的赵祯在看人对战演武。
宋庠与毛奉柔都在一旁观看。
宋庠站在一旁,他说是来记录皇帝的起居注,实则是被皇太后派来监视赵祯的。
赵祯虽然有些惦记宋煊那里会出什么幺蛾子,但是此时的对战表演,更是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像这种摔跤对战,对于围观之人,吸引力还是蛮大的。
就算是此时的宋庠,也是被演武场上的情绪所裹挟。
宋煊站在玉清宫门口。
因为有皇帝在,故而禁军已经接管了防务。
宋煊报上名,说是要求见官家。
禁军士卒直接请宋煊入内。
官家早有吩咐,若是宋状元来了,直接让他进来。
宋煊让自己的一帮手下在玉清宫偏殿内待会。
班峰等人皆是有些激动,想要上香。
就算如今皇家对玉清宫不重视,可也不是寻常人能够进来的。
传言朱先生为先帝求来了子嗣,想要孩子的赶紧拜一拜。
宋煊在禁军士卒的带领下,走过几重院子。
高继勋最先得到通报,他随即走到官家身边,俯身在赵祯耳边说了一句宋煊来了。
赵祯一下子就精神了。
他就知道,十二哥做出这么大的事,必然会跟自己分享的。
于是赵祯直接站起身来,奔着长廊就去迎接宋煊。
“见过官家。”
宋煊正在走路,瞧着演武场上的热闹,冷不丁看见赵祯主动迎了过来,连忙行礼。
“哈哈哈,十二哥来了。”
赵祯一把抓住宋煊的胳膊,就往他观战的地方去。
方才跟在皇帝身后的宋庠以及毛奉柔对宋煊皆是有那么一丝羡慕。
他们二人陪伴赵祯好几日,可都不如宋煊一露面,天子就会亲自下阶迎接,毫不见外的把他带着前往高台。
这种隆恩,说实在的玉清宫观主毛奉柔是真的想要。
“来人,给十二哥搬一把椅子来。”
有了皇帝的吩咐,禁军自是急忙去了。
赵祯也没在意其余人,就是拉着宋煊直接坐在台子上,瞧着下面的人演武。
毛奉柔瞥了一眼身边站着的宋庠。
这位可是天圣二年的连中三元的状元郎。
前面陪着官家落座的,是天圣五年的连中三元的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