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 第731节

  “每年赈灾的钱款也不是个小数目的。”

  “十二哥,你想骗谁的钱?”

  宋煊打了个响指:“谁有钱,我就骗谁的钱!”

  “谁有钱?”

  “谁有钱?”宋煊又反问回去。

  “刘家,刘家有钱!”赵祯颇为激动的开口道:

  “他们父子两个从我父皇还在的时候,就上下其手的在朝廷拿钱,听说刘家的地下都掏空了,塞满了金银珠宝。”

  “对喽。”宋煊一拍桌子:

  “咱们就骗刘家的钱。”

  “他藏在地窖里的那些钱不拿出来花,全都是废铜烂铁,拿出来花了,才叫钱。”

  “他刘家是属貔貅的,不会花钱,咱们帮他花。”

  “对对对。”

  赵祯更是兴奋,他是真的想要让那些灾民能够吃的上饭,可千万别造反。

  “十二哥,你准备怎么骗刘家的钱?”

  宋煊却是嘿嘿一笑:

  “官家,到时候你且看我操作,保准朝廷不花一文钱,就把灾民这事给办喽。”

  “兴许还能存下点钱,充入官家的内库,延续太祖皇帝封装库的旧例。”

  赵祯被宋煊画的大饼,搞得十分的激动。

  他站起身来溜达了几圈,才稳住自己的心情:

  “当真是不花朝廷一文钱?”

  宋煊哼笑一声:“谁有钱,咱们就花谁的钱为朝廷办事。”

  “好好好。”

  赵祯又激动的走来走去,他其实也在头疼钱的事。

  相比于以前赵祯觉得刘娥是自己母亲,虽然她穿龙袍又过生日,拜太庙都要走在他这个皇帝前面,但是赵祯觉得迟早会把权力还给自己的。

  以前只是因为自己年岁小,把握不住她才会如此。

  可是等赵祯知道自己亲生母亲的遭遇后,他就明白自己纯纯是刘娥手里的工具人,所以对于朝政越发的用心。

  别看大宋富裕,但是户部当真是没有多少余财,跟他的内库那么三瓜两枣一个样。

  大娘娘又屡次三番的赏赐刘家,把皇家的财富向刘家转移。

  现在宋煊说要搞刘家的钱,赵祯如何能够不高兴?

  他没有兴奋的蹦起来,就是顾及当皇帝要沉稳!

  赵祯止住脚步,压抑着心中的喜悦之色:

  “十二哥,你尽管放手去做,有什么事朕会帮你担着。”

  “只要能让刘家掏钱,就算是把朕给卖了,那也不叫事。”

  “朕其实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惩治他们。”

  “这次,你就代替朕,好好惩治刘家!”

第325章 谁查就杀谁

  “好说好说。”

  “反正这也是计划的一部分,官家到时候配合我就行。”

  “正好官家汲取经验,为下一次大的做准备。”

  “好好好。”

  赵祯眉眼当中都带着笑,他还从来没有做过如此出格的事。

  此时的宋煊犹如一个黄毛似的,引导着皇帝不要那么循规蹈矩,被刘太后规训的过于柔弱。

  宋煊也是站起身来溜达了两圈,瞧见桌子上摆着的传国玉玺,登时来了兴趣。

  “官家,这四块哪一块是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

  赵祯眼里露出疑惑之色:

  “你是说三国演义里那块传国玉玺?”

  “对对对。”宋煊连忙点头:

  “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那块。”

  “没了。”

  “真消失了?”

  宋煊啧啧两声:“我还以为传下来了呢!”

  宋煊原本以为始皇帝传下来那块是金兵攻破东京后,二帝被迫北狩,这才消失不见了。

  “十二哥所有不知,后唐末帝李从珂举族与皇太后曹氏自焚于玄武楼,那块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赵祯见宋煊感兴趣,索性就打开盒子给他看:

  “两块是后周的,太祖皇帝受禅后得到,一块是太祖皇帝的,另外一块是太宗皇帝的。”

  宋煊拿起来瞧了瞧,后周的两块,一眼大开门。

  一个只有皇帝神宝四个字,一块字就多了,他辨认不得。

  宋太祖的是大宋受命之宝。

  宋太宗的是承天受命之宝。

  赵祯见宋煊拿起来对比,也没在意。

  这也就是赵祯这个性子软一些的君主。

  要是放其余君主瞧着臣子拿起传国玉玺来仔细查验,还拿到烛光下看看透光度如何。

  那就相当于臣子有“问鼎轻重”的行为。

  如此胆大包天的行径。

  皇帝直接给宋煊按照谋逆罪抓起来,都不算冤枉他。

  但是在大宋嘛,臣子结婚租借皇室的轿子都算不得什么大事,宋煊如此操作,也正常点。

  况且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郎造反,那显然是不大可能。

  待到宋煊放下之后,赵祯才开口道:

  “十二哥是觉得有什么不同吗?”

  “啊,我不懂,就是单纯好奇,我看着原来皇帝的玉玺也是什么什么之宝,形制上与民间差不多,就是字不一样。”

  宋煊面露遗憾的道:

  “官家,其实我一直都想要看看那块传承千年的玉玺,解答一下内心的好奇心罢了。”

  听着宋煊的话,赵祯也理解。

  如今大宋士大夫群体,对于金石的研究很是突出。

  金石学其实就是考古。

  大宋历代皇帝是鼓励对古物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的。

  毕竟战乱损失了许多书籍以及记录。

  大宋既然开国平稳,有责任收集这些传扬后世。

  其实就是官方考古的一种说法。

  仁宗朝的刘敞、欧阳修、吕大临等等皆有著作。

  直到宋徽宗开始悉心研究,然后士大夫以及贵族们争相效仿,大家都喜欢生坑里的货,自此天下各处墓葬被破坏的很严重。

  “十二哥,不说这玉玺了,反正就是块石头,其实朕也一直疑惑。”

  “疑惑什么?”

  宋煊又慢悠悠的给盒子盖上:

  “疑惑官家也不知道一些皇室秘密吗?”

  赵祯一脸震惊的瞧着宋煊:

  “我当然不知道啊!”

  他其实更是惊诧于宋煊为什么能精准的猜到他想要铺垫的话。

  “难道朕还是太年轻了?”

  赵祯觉得毕竟连当今皇太后不是朕亲生母亲这件事,还都是宋煊给透露出来的。

  有些事会对他们皇室成员保密,但是对于外面的百姓并不保密。

  许多消息是传递不到皇帝的耳朵当中的。

  人为制造的信息茧房,还是很容易的。

  “那你能跟我说一说吗?”赵祯觉得既然聊到这里了,索性就问一问。

  “就好比这两块玉玺。”

  “玉玺也有问题?”

  宋煊瞥了他一眼,难道连皇室秘密都要对历代皇帝保密吗?

  “太祖另外制作一块新的很正常,核心诉求是后周气数已尽,大宋当立!”

  属于创业成功的话,宋煊没有说出来。

  赵祯点点头,觉得宋煊说的对,他随即反应过来:

  “十二哥觉得皇室秘密的是太宗皇帝这块玉玺?”

  “承天二字。”

  不是传闻当中的那块,宋煊兴趣缺失了许多,随口问道:

  “官家觉得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赵祯思考了好一会:

  “天选之人。”

首节 上一节 731/10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