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 第691节

  他从眩晕当中回过神来,想起齐乐成的话,可是害怕出问题。

  于是叫自己的徒弟去旁边烧火,以便有不确定的能够炼化一二,确保没问题。

  刘从德扇着扇子瞧着这帮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轻蔑的一笑。

  不就是一箱金子嘛,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我家地窖里多的是。

  周县丞也是顾不得有刘从德在一旁,他挤进人群当中,惊呼一声,也是扑在箱子面前:

  “都退后,叫班峰带人来守着,若是少了一块,有命拿可没命花。”

  宋煊这位主事人不在,说话算的就是周县丞。

  班峰闻言急匆匆的赶来,他也不相信刘从德被宋煊打了一通后,会主动前来偿还欠款。

  于是瞧着这一箱金子也是目瞪口呆。

  天杀的!

  这么多金条,当真是这辈子都没见过。

  “班峰,你带人守住,绝不能让无关人员靠近。”

  周县丞手里攥着金锭,极为不舍的交给钱甘三检验真假。

  他就想捏着金子,索性直接坐在地上充当助手。

  过了好半天,钱甘三才确认这一箱金子没有任何问题。

  于是看向一旁的周县丞。

  周德绒恋恋不舍的盖上箱子,众人眼里明显出现失望的神色。

  “可是检验好了?”

  “回刘知州的话,检验好了。”

  周县丞连忙起身来,恭敬的给刘从德行礼。

  刘从德双手背后:

  “那本官就在这里等着宋知县回来,好交接啊,正好给我开个单子,商议一下刘楼的人员给我放出来。”

  周县丞连忙拿着自己那一套茶具去给刘从德斟茶。

  班峰也搞不懂刘从德肚子里打的什么鬼主意。

  这是不是有坑啊?

  谁都不相信刘从德会乖乖的缴纳欠款的。

  齐乐成则是仔细盯着钱甘三等户房之人,查看他们是否有中毒等迹象。

  无论如何,都得防备着点。

  县衙内的众人皆是议论起此事来。

  当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刘从德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好说话啊?

  “那指定是一物降一物。”

  于高悠悠的感慨道:“是啊。”

  王德发倒是消息灵通:“老夫听外面的人说大官人唤做立地太岁,刘从德一个活阎罗算得了什么?”

  “活阎罗在人间见了立地太岁,他也得乖乖低头认错。”

  “嘶,有道理。”刑部主事于高连连点头。

  ……

  宋煊倒是没觉得刘从德会短时间内做好心理建设,带着钱来亲自缴纳税款。

  他站在大儒孙奭门前,敲了敲。

  宋煊提前打听了,因为孙奭想要去应天书院教书,但是皇帝以及皇太后都不同意。

  于是老头子就开始装病不上朝,要走病退那个流程。

  如今还在拉锯当中。

  就算是臣子想要致仕,皇帝也不能立即批准,总是也要有个三辞三让的。

  免得寒了臣子的心。

  在大宋,想要辞官并不一定是真的想要辞官,大多数是再想皇帝表明自己的态度。

  老头子居住的地方并不奢华,但是在胡同里。

  “谁啊?”

  “在下开封知县宋煊,特意来求见孙学士。”

  院门被打开,仆人先是行礼,这才开口道:

  “请宋知县稍待,我这就去通知我家主人。”

  没让宋煊等太久,仆人就扶着孙奭出来了。

  宋煊一见,连忙上前几步:

  “孙学士,您如何能出来啊,该是晚辈主动拜访。”

  “哈哈哈。”

  孙奭打量了一下宋煊:“老夫高兴。”

  讲道理宋煊是被孙奭点为会元的,二人也是有着一定的“师生”情谊。

  但是因为朝廷的规定,宋煊不应该与孙奭有师生情谊的。

  “宋状元如此想着来拜访我这个老头子?”

  因为宋煊如今还没有取字,也是该到了时候。

  孙奭虽然是当时大儒,够资格,但是他与宋煊交情尚浅,也不会主动提及这种事。

  到底是宋煊来说比较好。

  但是此时的宋煊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呢。

  故而他只是简单讲了一下,想要为自己的部下谋些福利,想要让孙奭推荐几个本地合适的夫子,去帮助他建立私塾。

  “原来如此。”

  孙奭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像宋煊这样的官员可真是不多见。

  不过也是正常,谁都希望自己县内的教化要好一些。

  但是想要更好,实在是太难太卷了。

  除非像晏殊这种运气极好的地方官。

  一下子就让应天府学子霸榜了。

  那晏殊这种人定然会名动天下,在朝廷上还是有名的政绩。

  谁都比不过的。

  “宋状元有什么要求?”

  “无论男童女童我都收,教他们算账,识字。”

  “若是有合适走科举路子的学子,再给他们推荐到县学去,或者是我再成立一个高级私塾,针对科举考试,我也可以给他们传授些经验。”

  “若是实在不是这块料子,我看看能不能给他们送到禁军当中去,我岳父好歹有点威望。”

  “哈哈哈。”

  听了宋煊的言论,孙奭忍不住大笑起来。

  其实他对于宋煊自己想要教别人这件事并不抱希望。

  因为像宋煊这种人,经历科举改革仍旧能很好的适应,连中三元,他可不一定能过教的好。

  孙奭自己就是个老教师了。

  他很明白宋煊如此有天赋之人,一旦开始教书,遇到那种不开窍的学生,会是何等的暴躁模样。

  在宋煊看来是十分简单根本就不用讲解的地方,但是在其余人看来就是不明白。

  “孙学士,何故发笑?”

  “我笑堂堂状元郎,竟然会如此想法。”

  “你的学习方法并不适用那些人,就跟他们无法向张方平学习一样。”

  宋煊哦了一声,没搭茬。

  孙奭想了想:

  “不过你这个教授男女计算的事,可行性很不错。”

  “东京城做生意的人很多,这些小娘子将来算账是把好手,也能帮助婆家,又缓解了世人鄙视吏员的风俗。”

  “倒是真的为他们着想。”

  “所以孙学士可是心中有了人选?”

  “不如先让我孙子去你那里当个教书先生,正好积累经验。”

  孙奭虽然是考上来的,但是他两个儿子都是荫补为官。

  即使是大儒的儿子,在学习这方面上也不一定能行。

  所以孙奭把希望放在了第三代身上。

  他自己都是做“夫子”之后,才考出来的。

  既然巅峰留不住,不如重走来时路。

  这么一个好机会,对于孙奭而言,是送上门的。

  要不然他也要带着自己的长孙前往应天书院。

  “啊?”

  宋煊有些发蒙:“我不是看不起孙学士的孙子,只是他不应该也是备战科举,如何能够在这种事上浪费时间?”

  “不不不。”

  孙奭连连摆手:“当年老夫也是这样出来的,让他去教书育人,会对这些知识掌握的更加深刻。”

  “否则被学生问住了,亦或者回答了错误的答案,就是耽误了学生的一辈子。”

  “如此一来,他定然也会好好督促自己,乃是双赢的局面。”

  既然孙奭有了自己一套理论,宋煊也不再推辞。

  反正大儒孙奭度孙子亲自执教,光是这份机缘,就让其余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那便多谢孙学士了。”

首节 上一节 691/10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