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302节

  萧夏一边看着儿子,一边笑问道:“我听谢庭说,她今天要和小眉出逛街,娘子不想一起去吗?”

  崔羽苦笑一声道:“刚刚怀了身孕,医师让我少走多休息,我也没那个兴致,不像那死丫头,整天出去逛!”

  “你是说小眉?”

  崔羽点点头,“我就担心她遇到刺客,或者遇到无赖!”

  “让两个女护卫跟着她,江都的治安不是太好,这里正好处于南北交届处,外来人口特别多,官府记录的长住人口是三十万,但实际上有六十万人了,鱼龙混杂,这里面肯定有想刺杀我的刺客。”

  崔羽忽然有些担忧起来,“夫君,萧艾也说我们府上不太安全,我们能否搬回去?”

  萧夏点点头,“已经不止一人劝我搬回去了,这样吧!我给天子上书,如果天子今年不再南巡,那我们就搬进去。”

  “如果天子说他明年要南巡呢?”

  萧夏笑道:“天子如果决定明年要南巡,我再给他在长江边修建一座扬子行宫。”

  崔羽想了想又道:“小眉在茶馆听很多老人聊天,说齐王造反,天子就不会再相信任何人,不会再南巡了,是这样吗?”

  萧夏抱起儿子笑了笑道:“这话说对一半,如果把我调走,取消江南总管府,那天子还是会南巡。”

  崔羽更加担忧了,“夫君的意思是说,天子已经不相信我们了?”

  萧夏摇摇头道:“这就是齐王造反的恶果,连嫡子都造反了,天子还会相信我这个庶子?事实上,他从来就没相信过我,从一开始,要做什么事,他都是让大哥来告诉我,他从来没有面对面和我单独谈!”

  “如果天子调走夫君,夫君会听话离开吗?”

  “我不知道!”

  在妻子面前,萧夏不想隐瞒自己的心思,他望着儿子可爱的小脸蛋,沉默片刻又道:“我尽量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洛阳,天子杨广召见了宇文述和史万岁。

  杨广指着地图缓缓道:“攻打河北,朕考虑两路出兵,一路走河内郡,一路走东郡白马县,我们的一个目标,就是把黎阳仓夺回来,然后以汲郡为根基,夺取魏郡和清河郡。”

  杨广又对两人道:“宇文大将军可率八万大军走河内郡,史大将军率五万军走白马渡过黄河,你们两支军互相呼应,在黎阳仓会师。”

  宇文述小声道:“如果渡黄河,是不是可以把江南道的水军调来?”

  提到江南道水军,杨广顿时有些不悦道:“晋王说水军派去流求岛清剿山越余孽了,一时赶不回来,而且他们战船都在修缮,可用的不多,还是用朕准备巡视江南的船只吧!”

  史万岁笑道:“陛下,大象二年,臣率军参与平定尉迟迥之乱,曾经在白马渡黄河,哪里很适合搭建浮桥,并不需要战船。”

  杨广点点头,“搭建浮桥也罢,使用船只也罢,朕都可以提供渡江工具,关键是朕要结果,拿下黎阳仓,三天后大军出发!”

  两人一起躬身行礼,“微臣遵令!”

第527章 细微变化

  “去告诉宇文述,做他该做的事情!”房间传来独孤陀低沉的声音。

  门外走廊上,独孤怀恩迟疑一下又低声道:“家主要不要明示宇文述?”

  “不用,他心知肚明!”

  “我这就去找宇文化及!”独孤怀恩行一礼,匆匆走了。

  宇文述家族加入关陇贵族的事情极为隐秘,只有元家、独孤家和侯莫陈三家的核心人物知道,更不用说朝廷和天子。

  宇文述自己也十分谨慎,从不和关陇贵族联系,有事情都是他儿子宇文化及和独孤怀恩单线联系,尤其宇文化及和独孤怀恩是同僚,他们在一起喝酒也不会被人怀疑。

  中午时分,一家酒楼内,独孤怀恩给宇文化及斟满一杯酒,“我家主让我转告令尊,请他做该做的事情!”

  宇文化及一头雾水问道:“具体要做什么呢?”

  独孤怀恩摇摇头,“我不知道,家主说令尊心里明白!”

  “好吧!我会转告父亲。”

  停一下,宇文化及又低声问道:“昨晚是你当值吗?”

  独孤怀恩点点头,“昨晚是我当值,怎么了?”

  “听说昨晚天子大骂晋王忘恩负义,居心叵测,是真的吗?”

  独孤怀恩笑了笑道:“事情是真的,但没有传闻那么夸张,天子没有摔杯子,也没有砸砚台,就是抱怨晋王在关键时靠不住,不肯派水军参战。”

  “你说晋王会不会和齐王联手,或者背后支持齐王?”宇文化及又问道。

  独孤怀恩还是摇头,“你不是不知道,齐王一直就很仇视晋王,在背后一直骂他野种,我觉得晋王没有落井下石就算不错了,怎么还可能帮齐王?”

  “那不一定!”

  宇文化及摇摇头道:“大家不都这样说吗?一旦平定齐王叛乱,朝廷就要开始削藩,晋王首当其冲,为了不被削藩,晋王很可能会暗中支持齐王,让这场平乱战争旷日持久。”

  独孤怀恩见时辰已经不早,便道:“时间不早了,宇文兄赶紧回去转告令尊,此事事关重大,千万别大意了。”

  宇文化及点点头,“我这就回家!”

  书房内,宇文述听完儿子的转述,不满地哼了一声道:“我就说齐王在陈留的兵变一定是他们在背后策划,他们居然还不肯告诉我,哼!现在想到我了,把我当什么人了?”

  “父亲,独孤家主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无非就是让我打败仗,史万岁那边也不会有好结果,给朝廷当头一棒,这帮混蛋,背后支持齐王造反,却居然把我隐瞒过去了。”

  这才是让宇文述耿耿于怀之事,关陇贵族始终没有让他进核心圈子,重大决策把他排除在外了,干活了却要自己出工出力。

  不过不满归不满,宇文述也知道在这件大事上不能任性,他半晌道:“回头告诉独孤怀恩,我知道该怎么做!”

  当天晚上,天子下诏,宣布齐王为叛逆,革除其齐王之爵,并罢免其河北道总管以及其他一切职务,同时下令派大军讨伐。

  两天后,十三万朝廷大军兵分两路,兵部尚书及右武卫大将军宇文述为北路军主帅,率八万大军进入河内郡,从河内郡进军汲郡,又命史万岁为东路军主帅,率五万大军前往东郡,从白马渡过黄河北上汲郡。

  如果不考虑萧夏在东南平定山越叛乱,那么这次出兵河北便是大业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内战。

  隋朝的各个势力都在盯这次大战。

  这天下午,一支五百人的武士团队出现在彭城县北部,进驻了事先搭建的一座大营内。

  魏征和彭城郡刺史的谈判没有成功,彭城郡刺史黄安仁婉拒了萧夏用码头换飞地的方案,黄安仁告诉魏征,土地可以私人买,但不能擅自以官府名义交换,除非朝廷同意。

  魏征无奈,只好执行后备方案,以晋王私人的名义,以五万贯钱的价格,将所有煤田全部购入,大约五百顷土地,折合每亩一贯钱,加上之前购入的五十顷土地,一共五百五十顷。

  这并不是特惠价格,就是市价,为什么会这么便宜,因为这边几乎都是无人居住上的荒地,大部分是今天的微山湖,隋朝还没有出现湖面,还是一片凹地,下面有大量易开采的煤炭。

  这笔钱彭城郡也不敢留,全部上缴给了户部。

  江都在彭城县招募了两千余人开采煤田,每天采煤十万斤,四支船队来回运送煤炭,一支船队每次都运送五十万斤,源源不断送往江都。

  为了保护每天,江都特地在彭城县成立了江南武馆,然后以武馆的名义派出五百名武士驻扎煤田,实际上就是五百名没有穿盔甲的精兵。

  这天下午,彭城县县令李穰找到了正准备返回江都的魏征,李穰忧心忡忡对魏征道:“洛阳那边传来消息,朝廷不批准我们这次购地交易。”

  “为什么?”魏征眉头一皱道。

  “虞相国认为这批交易所涉及金额太大,购买土地太多,他不肯批准!”

  “然后呢?”

  “然后朝廷要派一名御史带队前来调查,如果发现有问题,他会废除所有的购买协议。“

  魏征心里觉得奇怪,以前晋王做什么事,天子都会答应,现在买点土地都不允许了,他又问道:“你们是用晋王的购买名义报给朝廷的吗?”

  “正是!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朝廷居然否决了晋王殿下的购买。”

  “那么钱呢?如果否决了,钱会退回来吗?”

  李县令摇摇头,“我们把钱都交给朝廷了,能不能退回来我就不知道了。”

  “好吧!多些县令,我这就回去禀报晋王殿下。”

  魏征已经意识到,天子和朝廷开始对晋王的态度有变化了,此事非同小可,自己必须立刻回去禀报,当天下午他便跟随一队运煤船返回了江都县。

  就在魏征从彭城县返回江都的同一时刻,第二批硝石矿从蜀中再次运到了江都,第一批运来了三十万斤,第二批翻了一倍,有六十余万斤。

  火药制作一直是个绝密工程,总管府只有极少数官员知道,这两年火药武器在不断试验并进步,但萧夏暂时不打算把它投入到战争中,他只考虑在关键时刻使用。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火药虽然一时能逞强,可一旦扩散开来,甚至扩散到游牧民族手中,后果不堪设想,历史上,火器用得最强悍的并不是汉人军队,而是女真人和蒙古人。

  江都县以东百里外的火器试验场内,萧夏正在查看一种新式火器的试验。

  他站在高台上,用千里眼注视着城内,场内正在试验一种厚瓷壳火雷,这种威力仅次于铁壳火雷,但铁壳火雷还没有研制出来。

  火雷是放在一根矮木桩上爆炸,四周三丈外放置着一圈木板。

  士兵点燃火线后迅速跑开,片刻,只听‘轰!’一声巨响,黑烟弥漫,但周围的木板都没有倒下,瓷火雷的威力比较弱,冲击波还到不了三丈外。

  萧夏走了下去,来到爆炸中心,只见木板上密密麻麻插满了细碎铁钉。

  这就是他们要的效果,瓷火雷内有三百根细小铁钉,一旦火雷爆炸,铁钉四溅,三丈内无一幸免,如果是淬毒铁钉,那杀伤力就大了。

第528章 半渡而击

  白马县,五万隋军已经准备就绪,搭建浮桥的船只和木板以及铁链都已经完成,甚至木板也钉在船上,就差最后一步扣住铁链了,只需要推船下水,一个时辰便能将浮桥搭建完成。

  大帐内,主将史万岁还在等宇文述的消息,这几年史万岁在家养病,人苍老得厉害,须发皆白,完全没有了当年大隋第一高手的风采。

  史万岁是因为当年跟随天子杨广攻打吐谷浑,杨广对他印象不错,这次攻打河北,便又重新启用他。

  史万岁当然不想辜负天子的信任,想摩拳擦掌大干一场,不过他对宇文述非常反感,宇文述出任北路主帅让他像吃了苍蝇般难受。

  但没有办法,天子信任宇文述,他也只能接受。

  大帐内,显得有点老态龙钟的史万岁正负手来回踱步,从时间上算,宇文述应该到汲郡了,按照出兵前天子的布局,由宇文述大军负责吸引河北叛军主力,再由史万岁出其不意强渡黄河,夺取黄河北岸的黎阳仓。

  黎阳仓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也是他们这次北伐的核心任务,只要能夺取黎阳仓,其他都不重要,有了黎阳仓上千万石粮食和几百万匹布,还有大量兵甲,他们便可以以黎阳仓为后勤根基,大规模增加兵力,只要有足够的兵力,剿灭河北叛军完全没有问题。

  现在主动权在宇文述手中,就看他能不能把敌军的主力吸引过去,宇文述有八万大军,至少可以吸引敌军十万大军,敌军还要守安阳老巢,那么留在黎阳仓的兵力不会超过一万,他们东路军的机会就来了。

  这时,外面传来马蹄声,隐隐听见有人高声汇报,“宇文大将军急报!”

  果然来了,史万岁连忙走出大帐,一名骑兵单膝跪下禀报,“宇文大将军给史大将军一封急信!”

  说完,报信士兵将一封快信递上,史万岁连忙接过信打开,果然是宇文述的亲笔信,信中说,他率领大军已经进入汲郡,在汲县附近遭遇了敌军主力,双方在汲县对峙,对方兵力人数不详,估计在十万人左右。

  宇文述建议史万岁大军尽快北上,史万岁大喜,汲县距离黎阳仓足有三百多里,敌军主力果然被吸引过去。

  他当即下令道:“传我的军令,搭建浮桥,大军渡河!”

  隋军迅速开始行动,一艘艘浮桥船被推下皇后,一根根铁链钩扣上,河面上像项链一样出现长长的浮桥,士兵又搭上木板,不到一个时辰,长达两里的第一座浮桥便搭建完成。

  大军开始轻兵北上,工匠开始搭建第二座战马和辎重浮桥。

  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北进发,速度很快,史万岁也渡过浮桥,过了三万人左右,忽然河面出现了数百艘河北军小船,上面全是柴草,每艘船上有一名士兵,船只顺流而下,即将撞上浮桥,小船上的士兵点燃了柴草,纷纷跳入黄河,数百艘瞬间变成数百艘火船,一起向浮桥撞来,在一旁惨叫声中,浮桥也燃起了熊熊大火,很快被烧成两段,上面的士兵在奔逃中纷纷落水,立刻被黄河淹没了。

  三千多名在浮桥上的士兵最后只逃回了数百人,其他全部倾翻落水,死在黄河中。

  史万岁目瞪口呆,他忽然有一种中计的感觉,敌军早有准备,他们很可能落入陷阱了。

  就在这时,四周喊杀声大作,三万骑兵和五万步兵从四面八方杀来,将三万隋军困在两里宽的河岸上,隋军士兵根本抵挡不住骑兵冲击,他们被骑兵切割成无数块,在绝望中只得跪地投降。

  史万岁率领数千人拼命突围,但敌军太多,层层叠叠,根本杀不出去,他的几千士兵越战越少,最后只剩下数百人,被两万敌军团团包围,四下敌军大喊:“活捉史万岁!”

  史万岁长叹一声,“我纵横沙场数十年,最后死于战场,也算死得其所!”

  他将宝剑横过,在脖子上狠狠一抹,一名名将史万岁最后死在敌军的伏击中,三万大军被杀七千余人,其余军队全部投降。

  但这并没有结束,埋伏在南岸的萧摩柯率领三万军忽然杀到,尚未渡河的一万七千军队无心恋战,被杀得大败,副将周罗睺被萧摩柯一箭射杀,军队四散奔逃,投降者不计其数,超过了一万两千人,所有营帐辎重全部落入河北军手中。

  三天后,得知东路军全军覆灭的消息后,宇文述率领大军缓缓撤退回临清关,驻扎在新乡县。

首节 上一节 302/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