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摇头说道:“国有国法。”
“臣遵旨。”王崇古保留了自己直接打死害人精的意见,有的时候,陛下就是太心善了,都是死,陛下很想直接打死,但为了国法森严,还是选择了国法处置。
朱翊钧看向了赵梦祐语气变得冷酷了起来,他厉声说道:“缇帅听令,即刻起,严查章氏设立私市贩运阿片大案,一查到底,凡涉案之人斩立决,不赦!”
“臣遵旨!”赵梦祐俯首领命。
赵梦祐在天津州第一天就抓了七百多人,这些都是毒贩,而且是利益链上的一环,这还是第一天,陛下继续南巡的时候,赵梦祐留下了一名提刑千户,和两百缇骑,继续办理此事。
“冯大伴,朕怎么觉得朕被利用了啊。”朱翊钧回到了燕正楼喝了口水后,忽然一愣,对着冯保说道。
“陛下何出此言?”冯保一脸疑惑的问道。
“冯大伴,你记得林辅成去保定府,保定地方官员利用林辅成这个五品五经博士挑浓疮的事儿吗?”朱翊钧有些拿不准的说道。
“臣记得,那会儿保定府游记,可是林辅成的成名作,虽然林辅成一直在被利用,他大约也能猜到些,但甘愿如此,后来到了草原,忠顺夫人也利用了林辅成一行人。”冯保赶忙说道。
“朕就和林辅成一样,被张又新这家伙利用了!老嫂子能闯到御前,不是张又新安排,打死朕都不信!”朱翊钧一拍桌子,他被地方官给耍了!
这个张又新全程都在磕头,看似恭顺,但朱翊钧回到了燕正楼算是回过味儿来了!
“好像是这个理儿…”冯保也是恍惚之间发现了疑点!
要知道皇帝出巡的行程是公布的,但具体视察的地方,可不会张榜,那贺荡浑的妻子是如何知道皇帝什么时候过哪里?而且精准的跪倒了仪仗之前?那贺六的妻子显然是有人在指点。
“陛下,缇帅查案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那些个罪证,就像自己蹦出来的。”冯保确定了陛下的猜测,就是河间府知府张又新这家伙。
最离谱的就是缇骑的调查,缇骑又不是神仙,善于查案,又不是能掐会算,恰好全都算到?哪能一天之内,就把这些事儿给查的如此清楚?那些证据,就像是送到缇骑面前一样!
“案子不是假的,张又新啊张又新,这家伙,鬼的很!”朱翊钧笑了笑,不跟张又新计较,他当皇帝,不就是给这些臣子借力的吗?只要是为了大明的集体利益,被利用也无妨。
私市真实存在,章平山、小妾张盈盈在公堂之上直接犯了毒瘾,庞大的阿片产业链也是存在,既然有利于大明集体利益,那就不做追究。
当然,张又新这么干,大抵是为了自己的官帽子,为了进步。
真的站在张又新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河间章氏就是不折不扣的庞然大物,张又新处置不了,但他又想做,直接奏闻朝廷,查起来也不能连根拔起,自己还有可能倒霉,趁着皇帝皇帝过境,将其连根拔起!就成了张又新最好的选择。
朱翊钧的南巡在继续,而天津州贩毒大案,七百多人犯入京,北衙留守朱翊镠,一脸惊骇。
朱翊镠看着手中的塘报,目瞪口呆的说道:“不是,孤费尽心机,才抓了四十六个死刑犯,皇兄这刚出门,就抓了七百三十二人回京?!”
到底谁才是混世魔王啊!
他朱翊镠人抓了不少,不过都是折磨居多,真正要斩首的只有四十六个,还有一个摆脱了嫌疑,就是个人云亦云的意见篓子,从死牢里送到了普通牢房关押。
李佑恭一脸平静,陛下大闹京堂搞族诛的时候,朱翊镠这个小混世魔王还跟在陛下屁股后面,屁颠屁颠的用尿和泥巴呢。
“陛下有书信。”李佑恭再次呈送了一本来自南巡陛下的书信。
朱翊镠打开一看,猛地站了起来,上面就四个字,就这?就这?
这四个字羞辱性极强,因为相比较之下,朱翊镠确实搞的动静,实在是太小了。
“午门的公审刑堂搭建的如何了?搭建好了,就准备公审,总不能一直被皇兄看成是孩子胡闹!”朱翊镠不蒸馒头争口气,陛下到京就两封书信,就俩字,就这?
“明日就建好了。”李佑恭颇为恭敬的说道:“殿下要亲自主持,还是让少司寇陆光祖主持?”
“孤不会审案,让陆光祖审问吧,但孤要亲自去,孤也是大明的一份子,当然也是公的一部分!”朱翊镠又不懂大明律的条文,他也干不了这个活儿,但他也要有参与感,负责最终审查判决的公正性。
“该死的人不死,孤就让他们一起死!”朱翊镠认为这是公平的一种,恶人的公平。
“臣领命。”李佑恭俯首领命,陪着朱翊镠批阅奏疏。
有趣的是,那些请陛下回来的奏疏,已经流转到了朱翊镠的手里,朱翊镠全都扣了一个孤知道了的印,并没有过多的追究,朱翊镠其实性格真的很简单,言官可以说话,只要说的是真的,他不做计较。
这些个臣工的奏疏,说朱翊镠在京堂干的那些事儿,都是真的,朱翊镠就不做计较。
“有意思。”朱翊镠忽然拿起了一本奏疏,拿起了‘送南巡陛下御览’的印章,盖在了上面。
奏疏来自长崎总督府徐渭,徐渭再次奏闻了织田信长被刺杀的消息,和上次宫女捅刀子不同,这次的刺杀,是爆炸袭杀,把织田信长的车驾都掀翻了,织田信长被炸的七荤八素,但因为车驾是特别制造,而且火药威力不足,织田信长再次逃过一劫。
织田信长被刺杀不是什么大事儿,他天天被刺杀,都有人开盘,赌织田信长这个关白啥时候被杀死了。
朱翊镠说有趣是因为倭国出了点状况,倭国的阿片横行。
“阿片在倭国泛滥成灾,根据长崎行都司,大阪湾守御千户所的查抄,万历十二年一年,就查抄了阿片一万九千余箱,两千余袋,总重超过了237万斤,可供237万人吸食一年,倭国一共才八百余万人。”朱翊镠看着奏疏,叹为观止的说道。
这倒不是说流入倭国的阿片有237万斤之多,倭国还没有如此强悍的消费能力,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过境,停靠大阪湾,顺洋流抵达新大陆的红毛番的帆船,也会被一并被查抄,这237万斤有一多半都是过境,被大阪湾的海防巡检给查到,按照大明皇帝的铁律,查到以海贼论,直接枭首示众。
朱翊镠看着奏疏对着李佑恭说道:“真正以倭国为目的地的阿片,只有三十七万斤,但这代表着倭国有近三十七万人吸食阿片了,啧啧,大明驻倭国京都特搜部,这也搜查,流入的是倭国,又不是流入大明。”
“殿下,执法不严不如不设法,缉毒是战争,不死不休。”李佑恭解释了下,这不是为了保护倭国,而是为了防止阿片流入大明。
朱翊镠笑着说道:“孤知道,知道,就是便宜这帮倭寇了,大明海防巡检费劲查抄,最终倭人受益。”
混账又不是愚蠢,朱翊镠很清楚禁烟的重要性,解刳院那些人妖物怪,朱翊镠亲眼看到过。
缉毒,不死不休的战争。
次日的清晨,阳光明媚,大明北衙留守、潞王殿下在朝阳之中赶到了午门之外的露天刑堂,天公作美,大晴天,让公审公判可以顺利如期举行。
朱翊镠不是坐在正中间,坐在正中间的是大明监国德王朱载堉,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明德王,公开露脸,主要是为了一个案子,窃取皇家格物院机密要案。
“皇叔。”朱翊镠见礼,若不是因为有窃取机要之案,这皇叔是决计不出皇家格物院的。
“窃案触目惊心,我不得不出来看看,案子有了结果,我就回去了。”朱载堉其实不太适应这么多人的公共场合,以前的郑王府也没那么多人,他有些不安,但也没有表现的那么明显。
“皇叔安心,第一个案子就是,不耽误皇叔的时间。”朱翊镠对着陆光祖说道:“快一些,四十八匹马力的新铁马今天要试车,皇叔时间紧,不要耽误皇叔。”
朱翊镠从皇兄身上了解到了足以让天地变色的力量,是万方庶民,但具体要解释,极为复杂,而生产的力量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朱载堉今天有大项目要验收,四十八匹马力蒸汽机的试车,这涉及到了生产力。
“带人犯!”陆光祖一起从简,将连云书坊的一应人犯给押到了午门大刑堂之上。连云书坊就是被朱翊镠给炸了好几轮的那个书坊。
“人犯一十三人,贿赂五经博士,阴结倭人,阴取水肥研究,按律,斩立决。”陆光祖宣读了事由牌,而后派了衙役,开始讲解其中的案情。
阴结倭人,窃取水肥制造之法,整个案情事实确凿清楚,证据详实,而且所有人人证物证书证,还有那些个按了手印的供状,都展示给了围观百姓。
“尔等可肯认罪?”陆光祖看向了跪在地上的人犯,厉声质问。
公审,开始了。
第667章 天下奇闻碑
朱翊镠的多重指向法,真的很好用,再加上缇骑的查案给力,大明朝最大的一起勾结倭寇,图谋大明水肥的细作案,终于水落石出。
水肥由西山煤局工匠魏有山发明,也是偶然发现了水对煤烟进行净化的时候,能让水草丰茂,而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逐渐利用煤矸石进行制作,改良技艺,若说原理,其并不复杂,但其制作工艺,在不断地改进中,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而水肥制作工艺和大明蒸汽机并列为大明最大的机密,比皇帝吃几碗饭还要高的机密。
而朱翊镠破获的就是这样一起案例。
为首之人,名叫陈绳,字伯台,闽南人,读书不成,弃儒从商,自隆庆二年开海,就活跃在了月港市舶司,他不是亡命之徒,而是闽南的势要豪右之家,世代海商,隆庆开海后,大明仍然禁止船只前往倭国,但是这船出了海,就管不住他去哪里了。
万历三年起,陈绳接触到了倭国的战国大名,毛利辉元,作为倭国‘逐鹿天下’的重要人物,毛利辉元和陈绳这些海商,一拍即合,来往密切,陈绳开始携带大量的违禁之物,送往倭国,而掌握了石见银山的毛利辉元则给了陈绳无数白银的回报。
万历五年,陈绳入京,创办了连云书坊和杂报,开始了在京师活动。
朱翊镠发现陈绳、连云书坊有问题,是次次都有他,京城因为煤烟导致霾灾,连云杂报就会摇旗呐喊,鼓噪西山煤局停工;大明修驰道连云杂报就会鼓噪声势,大兴土木亡国指日可待;大明焦钢煤铁专营,连云杂报狺狺狂吠,聚敛过甚天下穷困;
最关键的是,连云书坊喜欢说皇帝的不是。
偷窃大明水肥的制作方法,连很少露面的德王朱载堉都惊动了,可想其恶劣。
“孤想不明白,他不是闽南人吗?倭寇袭扰东南,孤在郑王府都听到了东南之惨烈,人人恨不得食其肉、啖其血,这个陈绳,他为何要帮助倭国,偷窃我大明的水肥制作?”朱载堉十分不解,要是别的地方,朱载堉也就不问了。
可这陈绳,是闽南人。
要知道倭患荼毒东南,尤浙江、福建最为惨烈,其罪行可谓罄竹难书,徐渭、孙克毅、陈天德、浙江九营马文英等等,东南人、自东南出仕者,无不满腔悲愤,誓报血仇。
可这陈绳,居然投倭。
“为了银子,毛利辉元开价三百万两白银,只要陈绳能够弄到,就可以得到三百万银。”少司寇陆光祖回答了这个问题,金钱对人的异化。
三百万两白银真的很多了,万历三年以前,皇帝的金花银就只有一百万两白银,隆庆帝的陵寝满打满算就50万两白银,等同于六个先帝陵寝了。
“原来如此。”朱载堉看向了台下的案犯。
如此重案,只有十三个案犯,这就得提到朱翊镠这个混世魔王,带着九斤火炮去抄连云书坊了。
朱翊镠跑去抄家那天,正好是以陈绳为首的犯罪团伙聚集之日,趁着皇帝离开,搞点小动作,制造一些声势舆论,进而浑水摸鱼,一切都计划好了,结果还没执行,这朱翊镠就打上门去了,他让缇骑把连云书坊整个围了起来,还把火炮拉出来。
案犯十三人,数量如此之少,是因为在炮轰的过程中,缇骑们下手有点过重了,当日就死了一百三十余人,之所以搞不清楚,到底是三十几人,是因为有些被开花弹正面击中,尸体实在是拼不全了。
到了公审之日,陆陆续续又病死了一百二十三人。
所以就剩下这十三个人接受审判了。
随着提刑千户赵贞元不断地宣讲,一件件证物,被抬到了大刑堂上展示,百姓们都看得很清楚,证据是真正的铁证如山,比如陈绳给毛利辉元的密信,就是由织田信长的妹妹织田市亲自作证,并且拿出了毛利辉元的书信进行了字迹比对,鉴定为真,书信是毛利辉元本人所写。
案犯陈绳等一十三人在不停地磕头。
除了阴结倭寇窃取崇古进步奖的成果之外,这些案犯的其他罪行也是许多,联袂商贾、豢养粪霸、水霸、砂霸、米霸等等哄抬物价,朱翊镠抓到的秦天霸就是陈绳的走狗之一;偷设人牙行拐卖、贩卖丁口;不遵朝廷号令,废贱奴籍后令签卖身契等等,赵贞元将自己查办到的内容,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陈绳,你还有话要说吗?”陆光祖将一应案宗留档,看着陈绳,厉声问道。
陈绳被绑着,他的姿势叫‘大鹏展翅’,他双手背在身后必须要用力的向上抬,否则脖子的绳索就会收紧,身子必须用力前倾,头要用力的往上抬,否则公审还没结束就得勒断气了,整个人的姿态,说不出的滑稽。
这是朱翊镠的艺术,绳艺。
朱翊镠再一次告诉世人,万国美人从来不是他的挡箭牌,他真的很喜欢和万国美人玩些趣味小游戏,毕竟折腾大明人,皇帝真的会揍他,但是折腾万国美人,真的没人管他。
陈绳不能挣扎,他大声的喊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就是说了几句皇帝的不是,就被你们如此羞辱吗?!当真我是软骨?哼!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刚才还在磕头的陈绳,突然硬气了起来,大声的吼着,如此证据之下,陈绳知道自己必死无疑,索性弄个临死不屈的壮烈场面,让人记住他,顺便给皇帝泼一盆无论如何都洗不清的污水!
“哦?是吗?你确定要翻供吗?”陆光祖倒是颇为平静的说道:“认罪态度极差,出尔反尔,当堂翻供,儿戏公堂,戏弄本官,解刳院最近很少进新的标本了呢。”
陈绳本来临死不屈,甚至大义凛然的模样,戛然而止,因为是个大明人,都很清楚,死不可怕,进了解刳院才可怕,一屋子这个计量单位的可怕,只有落在具体某个人身上的时候,才会体现的淋漓尽致。
陆光祖的话很平静,在万历年间做司寇就是这么轻松写意,如此铁证还要用死污蔑朝廷这种事,万历年间无法发生,因为一定会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解刳院里做标本,还不如去一头撞死。
“我不翻供!我认罪,我有罪,我勾结毛利辉元意图窃取水肥制造,我有罪!别把我送解刳院啊!少司寇饶命,饶命啊!”陈绳人都傻了,他忘记了解刳院这茬儿,以诡异而扭曲的姿势不停地磕头。
台下的百姓本来还觉得这件事另有隐情,但一看到陈绳这般求饶,立刻引发了一阵阵的哄笑,这就是临死的泼脏水,主要是样子实在是滑稽,跟个大公鸡啄米一样的怪异。
这是朱翊镠的‘化畜术’,用绳索将其变成了这般模样,再加上陈绳的行为过于好笑,才有了这样的节目效果。
陆光祖从签筒里抽出一张签令,扔了出去,颇为平静的说道:“你不翻供,也会被送到解刳院,没想到吧。”
“啊?”啄米的陈绳愣在了原地。
“哈哈哈!”人群中再次爆发出了哄笑,陆光祖这个人看起来就很严肃,但是审判的时候,还能把案犯折腾到这种地步。
“送解刳院。”陆光祖不再跟陈绳废话,而是选择了判决,这四十七个案犯,刑部已经部议,只要是没有新的情况,比如新的证据、案犯新的立功表现等等,就会按照部议去判决。
有的会被送解刳院,有的会被送菜市口斩首示众,有的则是流放卧马岗挖煤,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既然部议早已经确定了判决,那公审公判的意义在哪里?
其实很简单,围观的百姓们行使了监督的权力,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原先对于百姓而言,律法根本就不存在,对律法也漠不关心,因为根本用不到,但现在公审让百姓参与到了其中,哪怕是只有一点点,都是法的巨大进步。
这一点从不百姓的反应也能看得出来,诉诸于律法来保护自己,似乎也是一种选择。
朱载堉站起身来,对着朱翊镠笑着说道:“那既然判下来了,百姓也无异议,并没有群情激奋,那我就回皇家格物院了,贤侄啊,好多人托关系跟五经博士说,你在胡闹,我闲暇的时候,也稍微看了下,你做得很好,你哥真的很辛苦,我不懂政治,但我懂人心,你不是给你哥找麻烦。”
“好好干,莫要落了咱老朱家的脸,精神些。”
朱载堉没有称孤道寡,而是以皇叔的身份肯定了朱翊镠做的事儿,并且给予了支持,他是皇帝圣旨里的监国,但他不管庶务,有人请他出山,压一压朱翊镠嚣张气焰,朱载堉忙于万物无穷之理,今天既然看到了,索性就直接表态。
“谢皇叔。”朱翊镠也没想到对政务漠不关心的皇叔,居然大庭广众之下,如此支持他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