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第8节

  等一行人走进村子后,热心的村民们还是搭把手,帮助小队搬运物资。

  “这就是军民鱼水情啊!”陈铭感慨。

  “队长,这次缴获了这么多武器装备,是打了什么胜仗啊。”民兵迫不及待的问道。

  “这次我们歼灭了一支鬼子小分队,足足十三个鬼子呢,还俘虏了一个排的二鬼子,不过丧尽天良的已经被公审了,剩下的一部分被放回家种地了,一部分选择加入我们一起打鬼子。”

  听到留守的民兵询问,大飞扬着脑袋,自豪的说道。

  “好啊,这群天杀的小鬼子就该杀,大飞,让我摸摸你的枪行不?”民兵听完大飞的话,高兴的手舞足蹈。

  看见了大飞背上背着的三八大盖后,心痒难耐。

  “行,拿去,这杆枪还毙了三个鬼子呢。”

  大飞解下枪,直接递给了对方。

  “嘿嘿。”民兵摸着枪,爱不释手,“这次牺牲了多少战士?”

  “折了19个兄弟。”大飞缓了口气,说道。

  “那可是大胜仗哩。”

  在39年这个时间点,鬼子的精锐程度还没有下降,战斗力非常强。

  就他们区小队这种民兵,往往要一个小队都牺牲了,都杀不死几个鬼子。

  这次的战损比能达到1:1.5,已经算得上是大胜仗了。

  因此,留守的民兵很开心,后悔当时留守的人是他。

  要是他也跟着去了,就能一起打鬼子了,至于牺牲,这个年代哪天不死人?

  陈铭指挥着队伍搬运物资,将物资入库后,在村里宣传起了这场歼灭战。

  其目的便是招兵。

  如今的武器数量,已经超过了区小队战士的人数,不多招点兵训练就可惜了。

  看着自己获得的那个二级步兵徽章,能增加40%训练经验,陈铭就心痒难耐。

  “有了它的加持,新兵要不了多久就能变成训练有素的老兵,再打几场仗,就能变成久经沙场的精锐。”陈铭想到。

  招兵的工作很顺利,当四十多杆枪竖立在村子里的空地上时,对村民民造成了无与伦比的震撼。

  特别是其中还有一挺机枪和掷弹筒,村民们不知道掷弹筒,只知道这是一门小炮。

  这都是从日军手上缴获来的,这意味着陈铭这支区小队,是能打胜仗的队伍。

  “铁生,你帮助村长记录一下报名的人数。”陈铭对着铁生说道。

  “大飞,李柱同志,你们去周边的几个村子招人,只要符合条件的都要。”陈铭下令道。

  招兵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两天过后,除了小王庄招了三十多个,大飞和李柱也带回来了六十多个人。

  这下子,他们的区小队成员,一下子膨胀到了一百三十余人。

  “队长,人太多了,咱们的粮食只能坚持一个多月了。”

  李柱看着这么多的新兵,皱着眉抽着旱烟说道。

  陈铭也很头疼,他也没想到乡亲们这么热情,居然有这么多人选择了参军。

  现在他们有一百三十多人,但枪支不算手枪的话,只有五十支。

  两个人都分不到一条枪。

  不过,陈铭在其他人面前要保持自己的镇定,自信的说道:

  “缺粮了不怕,马上就秋收了,到时候咱们可以从鬼子手上缴获。”

  “现在先把新兵们安顿好,然后开始训练,等训练好了就能开始打小鬼子了。”

  “行。”李柱点了点头。

  接着,陈铭开始安排区小队的编制。

  如今区小队已经有一百三十多人了,再用原来他一个人指挥的模式已经不合适。

  于是,陈铭在区小队下面,又设置了区分队,区分队下面再次设置区小分队。

  共计三个区分队,九个区小分队。

  不过,除了必要的骨干外,陈铭把有摸过枪经验的兵编到了一起。

  他要保证队伍下面,要有一个能打仗,有战斗力的分队存在,承担主要的作战任务。

  这支分队,大飞任命为分队队长,他敢打敢冲,为人机灵,最适合不过了。

  而其他两个分队,陈铭分别任命了一名原先的伪军班长,和一名区小队老兵担任分队长。

  设置好部队编制后,陈铭开始主持起部队的训练工作了。

  陈铭前世就当过兵,还当过新兵连的班长,有丰富的训练经验。

  PS:下一章就开始战斗了

第11章 作战任务

  接下来的十几天,陈铭主持着新加入的战士的训练工作。

  主要是教如何瞄准,如何射击,战场上怎么躲避敌人的炮火,怎么挖战壕等等。

  这些都是必备的作战技能。

  陈铭没有安排体能训练,因为营养跟不上,强行训练,只会对战士们的身体造成损伤。

  不过,在第十五天时,李柱就与陈铭吵了起来。

  “我坚决不同意,这不是浪费嘛!”

  房间内,李柱直接气得和陈铭拍桌子,大声的辩驳道。

  “一人三发子弹,全队就要用四百多发,这么多子弹,战场上能打死多少鬼子?”

  李柱听到陈铭准备拿出每人三枚子弹给战士们做射击训练,当即就反对道。

  其他事情他还能听陈铭这个队长的,但关乎到家底的事情,李柱是坚决不同意。

  这可是四百多发子弹,已经占了这次缴获的步枪弹的五分之一了。

  这可不是路边的石头,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李柱穷怕了,知道子弹的宝贵,过去他们区小队,子弹就从来没有超过五十发。

  “李柱同志,你别急嘛,先听我说完。”陈铭连忙安抚李柱。

  “以前不是没那个条件嘛,现在咱富裕起来了,也该给战士们把开枪经验补起来,不然上了战场连枪都不会开。”

  “咱们区小队的情况你最清楚了,好多战士连枪怎么开都不知道,当初大飞第一次开枪时,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而且我这是组织射击训练,也是为了从中挑选出好苗子,着重培养成一支神枪手小分队,战场上专门瞄着鬼子的机枪兵和掷弹筒兵打。”

  听到陈铭这么说,李柱略微沉默,叹了口气道:“我也知道实弹训练作用很大,不过四百多发太多了,少点行不?”

  “省不了,每人三发是最低的了,再少就有运气成分,看不出战士们的天赋。”陈铭说道。

  “这样,这次消耗了四百多发,等下次我带队伍缴获两千发还你,你看可以不?”

  看着李柱这个区小队后勤大总管,陈铭只能好言相劝。

  全队一百多人的后勤压力,全都压在李柱的肩膀上,他都恨不得一块铜板掰成两半花了。

  和自己的同志,没必要搞一言堂。

  而李柱听到了陈铭的承诺,终于露出了狡黠的笑容:“行,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下次缴获必须要拿两千发还我。”

  “合着你搁这等着我呢?这不守财奴嘛!”陈铭有些哭笑不得。

  这就是这个时代,属于中国农民的狡黠。

  “我们这不是家底薄嘛,不省着点花,全都得喝西北风去。”李柱眉开眼笑的说道。

  “狗儿,把准备好的子弹搬出来,给队长拿去。”李柱对着外面喊道。

  “来了柱子叔。”门外,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搬着一个弹药箱走了进来,正是李家村幸存下来的狗儿。

  自从狗儿娘俩跟着陈铭来了区小队后,狗儿就跟着李柱干起了后勤工作。

  狗儿母亲,则跟着村里的妇女,做一些缝制衣服,鞋垫之类的工作。

  当陈铭看到装了四百多发子弹的弹药箱后,看着李柱有些哭笑不得。

  而李柱则一溜烟跑了出去,根本不给陈铭发作的机会。

  “唉”陈铭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搞定了主管后勤的李柱之后,陈铭开始组织战士们进行实弹训练。

  战士们都很兴奋,终于能开枪了,只可惜靶子不是小鬼子。

  陈铭采用的是一人开一枪,等全队的战士都开过枪后,再组织交流学习经验,最大程度的汲取实弹训练的经验。

  没办法,弹药有限,只有每人三发,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了。

  经过大半天的实弹射击,还真给陈铭发现了好几个好苗子。

  “可以啊,五十米的靶子三枪都打中了。”

  陈铭大为高兴,当即就拍板,把这几个战士编成了一支神枪手小分队,并把弹药配给到了五十发,队里的三八大盖也优先给他们使用。

  这一幕,把其他战士给羡慕坏了,那可是鬼子的三八大盖啊,多好的枪啊。

  不过,这是他们靠自己的实力挣来的,其他战士就算羡慕,也只能心里暗自决定,等之后向他们请教经验,好好练瞄准,下次要是再有考核,一定要让队长刮目相看。

  第三天,被陈铭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大飞带队回来了。

  “队长,都摸清楚了,鬼子这次带着伪军下乡收刮的粮食,全都运到了十五里外的西村据点。”

  大飞见到陈铭后,立刻汇报道。

  “从周边的老乡那里打听到,鬼子每隔一个星期,平安县城就会派人来把这些粮食运走。”

  听到大飞的汇报,陈铭点了点头,问道:“据点内有多少鬼子?”

  “具体人数不太清楚,不过听老乡们说,每次鬼子运输粮食去平安县城,都有三十来号鬼子。”大飞回答道。

  “嗯。”陈铭点了点头。

  按照正常情况,这个据点既然派约两个小分队的鬼子运输粮食,那么留在据点内的鬼子,很有可能只有一个小分队。

  也就是总共一个小队的鬼子驻守据点。

  一个小队的鬼子,有五十到七十人,陈铭他们的区小队吃不下。

  不过,要是趁着鬼子运输粮食的时候,兵力就分散了,倒是可以考虑打一打。

  “最近一次鬼子运输粮食的时间是多久?”

  “五天前。”

  “嗯。”陈铭点了点头,“传我命令,一分队和神枪手小分队集合。”

首节 上一节 8/2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