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这个检查站两公里处,驻扎了一个中队的蝗军,一旦发生战斗,十五分钟内就能赶到,伪军们想不到会有敌人敢袭击他们。
趁着夜色,武工队的八名战士加上陈铭的三名包括大彪在内的警卫员,悄悄的摸向了鬼子检查站的哨兵。
行动非常顺利,在靠近哨兵不到三米处,战士们突然发动袭击,匕首狠狠的朝敌人哨兵的捅去。
鬼子哨兵还没反应过来,就感到了一阵剧烈的疼痛,瞪大了眼睛想要发声,却被死死的捂住了嘴巴,慢慢失去了心跳。
战士们轻轻的把鬼子哨兵放下,不发出一点声音后,开始朝着里面的鬼子摸去。
接下来的行动没有任何意外,在陈铭的周密安排下,整整二十个日伪军,都在睡梦中被抹了脖子。
PS:今天就两章了,下一章就是延安的剧情,延安的剧情太难写了,头发都薅掉不少,只能放在明天了,等五一爆一波大的。
第60章 上架感言
突然收到编辑通知,让我今天上架。
说实话,太突然了。
原本准备五一上架,然后趁着假期上架爆更20章的。
现在还没有准备多少,又被审核掉了好多内容,只能先欠着,等到了假期再还。
多的不说了,今天先来四章吧,也有可能更五章。
求首订,求追读,求订阅。
PS:新章节被屏蔽了,估计要明天才能放出来,接来下的章节就先不发了,为了读者能连贯阅读,等放出来再发,唉,头铁。。。
第61章 陈铭的履历
解决完检查站的敌人后,武工队的战士们立刻回来向陈铭复命。
“首长,都解决了,二十五个敌人一个没漏。”
武工队队长脸上带着喜色。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没有任何伤亡,干掉了这么多的敌人,完整的缴获了不少武器装备。
“很好,同志们辛苦了。”
“报告首长,不辛苦。”
陈铭点了点头。
我党的武工队,靠着精准情报,群众支持与灵活战术,可以说就是一种中国版的特种部队。
只不过特种作战在国内,还没有这个概念。
通过地图,陈铭也观察到了武工队队员丝毫不拖泥带水的动作。
说实话,他心动了,想把这支武工队拉进自己的部队当中。
凭什么鬼子能组建特工队,他们八路军就不能?
陈铭就是要组建一支特殊的部队,让鬼子看看,中国的特种作战能当他祖宗。
一行人没有停留,在武工队的护送下,快速穿过了鬼子的检查站。
等到了宁武,和宁武的交通员接上头后,武工队才返回。
检查站的武器装备,陈铭全都留给了武工队。
他们此行,需要全程隐秘行踪穿过敌占区,步枪机枪这种武器,实在不利于隐藏。
接下来的路程,没有出现像临时检查站这种意外,经过二十多天的赶路,陈铭顺利抵达了延安。
在延安郊外,经过边区保卫处盘查,出示介绍信,进行身份核查和政治审查后,陈铭顺利的进入了这处革命的摇篮地。
进入延安后,陈铭先是填写了《个人历史自传表》,包括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政治倾向后。
由组织部专人负责谈话。
负责人看到陈铭填写的表后,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陈铭,党员,湖南湘西人,宣统二年生(1910),于民国十六年参加秋收起义,时任第一师第三团某班班长。
长征时期,因负伤与大部队走散,后进入了红四方面军。
民国26年(1937),再次战斗负伤,养伤至民国28年归队,因考虑到身体原因,做为指导干部,下放至区小队县大队指导地方武装开展工作。
后因立下战功,部队发展壮大,所在区小队整编为八路军129师独立二团,任团长兼政委。
任职期间,领导独立二团先后歼灭日伪军三千余众。
民国29年(1940),于苍云岭之战中,率部英勇作战,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因功获得“苍云岭之战英雄团”的荣誉称号。
陈铭再次负伤,经讨论,遂派遣回延安学习养伤。】
“陈铭同志,欢迎回到延安,一路上没出什么意外吧?”
负责人向陈铭伸出了手,语气亲切。
陈铭赶紧和对方握了一下手,脸上也是激动的表情。
“没有出现什么大意外,一路上的同志都很照顾我。”
“那就好,等谈话结束后,我带你去住的地方,发放生活物资。”负责人说道。
接着,负责人又和陈铭谈了一些话题,主要是详细的询问了一下陈铭的经历。
最后,又问起了陈铭从区小队开始发展,直到苍云岭之战英雄团的过程。
他久在后方,距离前线远,对于前线部队的战斗情况抱有很大的好奇。
特别是陈铭这种,半年时间就把一支区小队,发展到能在歼灭日军一个联队的战斗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经历。
陈铭和对方谈了许久,也轻松了下来,开始绘声绘色的描述起自己发展部队的过程。
“当时我刚接手区小队的时候,全队就三十一个人,只有三杆膛线都磨平了的枪,子弹连二十枚都没有。”
“外出执行任务的时候,遇到了鬼子的一个小分队加一个排的伪军,因为事发突然,牺牲了十八名战士。”
“要不是小队队员拼死把我救下,我当时可能也牺牲了。”
“醒来后,看见牺牲了这么多战士,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报仇,于是我趁着夜色,带着四名战士夜袭了鬼子的营地,歼灭了鬼子的小分队,俘虏了三十多个伪军。”
“就这样,我整编了十三个伪军俘虏,队伍来到了二十多人,枪足足有四十多杆,两千多发子弹。”
“有了武器弹药,等回到驻地后,我就开始招兵,队伍扩充到了一百多人。”
“后来,粮食和武器又缺了?你说怎么办?”
陈铭停顿了一下,开口问道。
“怎么办?”
负责人很配合的询问道。
“咱八路军,缺了什么找鬼子要呗,鬼子就是运输队长,那里什么都有。”
“那你要鬼子他能给你?”负责人接腔道。
“不给,那就打他,打完后自己拿。”陈铭笑道。
“哈哈。”负责人也被陈铭逗笑了。
整个谈话室内,充满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就这样,我再次拉着部队打了一场仗,靠着缴获,我又把部队扩充到了三百多人,一下子都快成营长了。”陈铭说道。
“你不是区小队嘛,这么多人怎么指挥呢?”负责人好奇道。
“我在区小队下面设置了区分队,区小分队,小分队下面又设置了小组,小组对标一个班。”陈铭说道。
“好家伙,要是晚点整编,是不是还要弄出什么小分组之类的啊?”负责人被陈铭的这个区小队编制逗笑了。
一个区小队,下面居然还有这么多级。
这任谁都想不到吧?
估计当时的周边兄弟部队,在知道了一个区小队,居然消灭了那么多敌人后,肯定大吃了一惊。
什么时候区小队战斗力这么强了?比主力团都不逞多让了。
一个区小队,一千多号人,比很多团的人数还多。
可能就连鬼子也搞不清楚,明明是去剿灭一支区小队的民兵武装,没想到居然一头撞进了一支名为区小队,实为野战主力的部队。
被打得抱头鼠窜时都不会相信,自己是被一支区小队攻击的。
之后,陈铭接着和负责人讲起了整编成独立二团后的发展过程。
他的描述绘声绘色,代入感极强,负责人都不自主的沉浸在陈铭的描述中。
时而在部队遭遇危机时紧张,时而在部队战斗胜利后高兴。
等陈铭讲完后,他还意犹未尽。
“我看啊,陈铭同志当个说书人都能过得很不错啊。”负责人调侃道。
“哈哈。”
第62章 学习结束
结束谈话后,负责人亲自给陈铭发放了生活物资,包括无衔灰色军装,笔记本,铅笔,搪瓷碗等等。
又带陈铭去了学员入住的集体窑洞,给他介绍了一下窑洞内的其他同志。
经过四个月的学习后,陈铭接到命令,提前结束学习返回前线。
这四个月里,陈铭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不仅结识了很多的同志,还极大的提升了个人的能力和视野,补足了自己的短板。
在这个革命摇篮的浓厚氛围里,陈铭深受感染,这里的每个人,都愿意为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陈铭身上的伤也不疼了,就好像打了鸡血一样,时刻充满着动力和激情。
在这四个月里,陈铭每天都像一块干透了的海绵,疯狂的汲取着各种知识,不断的充实自己。
他要不负期望,把自己炼成一块砖,成为伟大事业当中微不足道的一块。
陈铭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期望,返回了前线。
回到前线后,陈铭第一时间去报到。
“报告,独立二团团长陈铭,前来报到,请指示!”
当老总看见陈铭回来了,高兴的笑了起来。
“哈哈,回来了啊,几个月不见,越来越精神了。”
他亲切的拍了拍陈铭的肩膀。
“回来的路上,没遇到麻烦吧?”
“没有,都很顺利。”
“那就好,我也不多叙旧了,待会儿你就回独立二团报到,马上要有作战任务了,到时候你可别给我掉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