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兵出侦察’不是空话,侦察任务高技术、高风险,必须是最顶尖的战士才能胜任,这在古今战例里都验证过。
至于先遣队的队长,陈铭直接点了侦察营营长刘腾杰的名:
“刘腾杰心思细,会变通,还懂民情,让他带队,我放心。”
王大飞听完,忍不住赞叹:“明白,这部署太周密了,方方面面都有考虑。”
“把该想的都想到,才能少出纰漏。”陈铭站起身,拍了拍王大飞的肩膀。
“我走之后,你既要抓作战,也要抓根据地建设,尤其是兵工厂和学校,不能放松。”
“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给总部发电报,总部首长还是很关心我们的。”
“也可以给我发电报,虽然我去学习,但部队的事,我心里一直惦记着。”
“是。”
接下来的两天,陈铭又和王大飞反复核对各项事宜。
从部队的训练计划到根据地的粮食储备,从兵工厂的生产进度到学校的招生情况,事无巨细,一一交代清楚。
直到确认没有任何遗漏,他才放下心来。
“希望明年开春后,能开始向东北压进吧。”
“那么多的好东西,可不能白白便宜了毛子。”
他在心里默默念叨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皮带。
一想到东北那片黑土地下藏着的矿藏、森林里的资源,还有无数等着解放的百姓,陈铭的眼神就亮了几分。
思绪一转,又落到了即将回去的后方。
陈铭的嘴角不自觉地柔和下来。
“数月没见到老师了,虽然一直都保持着通信,信里能说清战事、讲透策略,但见面总比写信更亲切。”
“这次回去,能和老师多学习几个月了,正好把这半年遇到的难题,好好跟老师请教请教。”
等天刚蒙蒙亮,陈铭便回到屋里,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灰布军装。
领口的纽扣扣得一丝不苟,袖口也仔细熨烫过,没有一丝褶皱。
炊事班的老张早就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皮薄馅大,还冒着白气,香味顺着碗沿飘出来,勾得人食指大动。
“首长,这是俺特意给您包的白菜猪肉馅,您路上吃了暖和!”
老张笑着说道。
陈铭拿起筷子,夹起一个饺子放进嘴里,滚烫的馅料在舌尖散开,鲜美的汤汁瞬间充满口腔,心里也跟着暖烘烘的。
这是根据地自产的白菜,猪肉是上个月打鬼子运输队缴获的,每一口都透着根据地的烟火气。
很快,一碗饺子就见了底。
陈铭放下筷子,擦了擦嘴,朝着门口喊道:
“大彪,东西都带完了吗?”
王大彪立刻从门外走进来,手里还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笑着回答:
“嗯,都带上了!您亲自做的那几罐辣椒酱,用油纸包了三层,放最里面了。”
“咱们根据地自己种出来的小米,装了两大袋,都是今年新收的,颗粒饱满”
“还有您让准备的香烟,整整两条,外加一箱汾酒,是后勤部从缴获的物资里挑出来的好酒。”
“其他的土特产,像晒干的蘑菇、木耳,也都装好了,一样没落下。”
陈铭听着,满意地点了点头。大彪提到的这些东西,虽然普通,却是最能体现情谊的礼品。
尤其是那几罐辣椒酱。
是陈铭前阵子趁着战事不忙,亲手选的红辣椒,切碎了用菜籽油熬制的,里面还加了根据地自产的花椒,香得很。
还有那小米,是战士们和老百姓一起开垦荒地种出来的。
每一粒都浸透着大家的汗水,是根据地自给自足的成果。
这些东西,比起金银珠宝,更能让老师感受到他的心意。
“礼物虽轻,但情谊却很重。”
陈铭心里想着,起身拿起放在桌上的军帽。
“行了,咱们出发吧,别耽误了路程。”
王大彪连忙应了一声,扛起包跟在陈铭身后。
带着几名随行人员和警卫部队,在指挥部门口和王大飞等干部告别。
“放心去吧,我们会看好家的!”
王大飞和其他干部齐声说道,眼神里满是不舍。
陈铭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千言万语,都藏在“放心”两个字里。
他翻身上马,朝着后方的方向望去,晨光正从山巅升起,照亮了根据地的田野和村庄。
他知道,等他学习回来,独立支队一定会更加强大,而东北的山林里,也将燃起新的抗日烽火。
“走!”
陈铭轻喝一声,缰绳一扬,战马嘶鸣着向前奔去。
身后的王大飞等人一直目送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山路尽头后。
才转身返回指挥部,开始执行陈铭留下的部署。
东北先遣队出发,带着武器弹药和少量干粮朝着预定地点前进。
此次的任务,虽然处于完全无后勤的局面,但先遣队的战士们却不担心。
以战养战又不是只有鬼子可以用。
等到了地方,可以消灭土匪,就食于敌。
那么多的土匪消灭后缴获的粮食,除了分给老百姓的外,剩余的肯定够先遣队几百名战士吃的。
几百人的食物问题解决起来还是不难的。
这也是陈铭为什么只派小股部队作为先遣队的原因。
真要把独立支队任意一个主力拉过去,数千上万人的粮食还真难以解决。
他们又不是鬼子和国军,抢老百姓的粮食这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小股部队正好,可以以战养战,站稳脚跟后慢慢发展。
PS:今天的内容比较费脑子,还得担心申鹤,所以只写了这点东西。
第225章 先遣队入赤峰!
风卷着塞外的黄沙,在枯枝间呼啸穿行,刘腾杰勒紧马缰绳。
他抬眼望向远方,天际线下,连绵的土黄色丘陵终于显露出赤峰地区特有的地貌。
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踏入了这片被阴霾笼罩的土地。
赤峰,彼时正处在伪满洲国热河省的腹地,就像一颗被敌人攥在掌心的钉子。
这里的敌我力量悬殊到令人心头发沉:
而抗日武装则只能在深山密林中艰难辗转。
更棘手的是,这里聚居着汉、蒙、回等多个民族。
日伪军故意散布谣言,挑拨民族关系,让本就艰难的斗争更添了一层复杂的枷锁。
哪怕是身经百战的战士,也可能倒在这片土地上。
刘腾杰心里清楚,他们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一场比以往任何战斗都要残酷的硬仗。
先遣队刚踏入赤峰地界的第三天,一场猝不及防的“小亏”就找上了门。
那天午后,队伍沿着一条狭窄的山涧行进,前方是负责开路的侦察一连,中间是携带辎重的大部队,殿后的则是由十几名侦察兵护卫的医疗班。
这支医疗班隶属于整个先遣队的医疗排,三十多人里,大半是背着药箱、提着担架的医护人员。
其中女性占比超过三成,她们大多是从后方医院主动请缨来的,脸上还带着未脱的青涩,却眼神坚定地跟着队伍前行。
没人注意到,山涧两侧的矮树丛里,早已埋伏下了一双双贪婪的眼睛。
这群土匪是当地有名的“黑风寨”,平日里就靠着劫掠过往商队为生,欺软怕硬已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性。
“当家的,你看!三十多号人,女的不少,还背着那么多沉甸甸的箱子,指定是好东西!”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土匪凑到领头的“黑风刀”身边,压低声音,眼神里满是贪婪。
“黑风刀”眯着眼,盯着医疗班战士背上的药箱。
那些箱子用帆布仔细包裹着,边角却能看出是实木打造,一看就装着贵重物件。
在这乱世里,药品比黄金还稀罕,只要能把这些医疗物资弄到黑市上,少说也能换几百块大洋。
再看看那些女医护兵,她们虽穿着朴素的棉服,却难掩眉宇间的英气。
尤其是几个容貌姣好的姑娘,在寒风中挺直的脊背,反倒让这群土匪更添了几分邪念。
“黑风刀”舔了舔嘴唇,心里早已把这支医疗班当成了囊中之物。
有钱有女人,这简直是送上门的“大肥肉”!
随着“黑风刀”一声令下,一百多名土匪从树丛后猛地窜出,手里的步枪、大刀朝着医疗班招呼过来。
“弟兄们,抢钱抢粮抢娘们!”
土匪头子的嘶吼声在山涧里回荡,带着令人作呕的嚣张。
医疗班和护卫战士们完全没料到会遭遇伏击,一时间枪声、喊杀声四起。
两名走在最外侧的侦察兵来不及反应,就被土匪的子弹击中,当场倒在了泥地里,鲜血瞬间染红了身下的衣服。
还有四名战士也相继中弹,其中一人的胳膊被打穿,鲜血顺着袖管往下淌,却仍咬着牙想要举起枪反击。
“有埋伏!呈战斗状态展开,交替掩护!”
侦察班班长猛地拔出腰间的手枪,朝着土匪的方向连开两枪。
他是跟着刘腾杰打了三年仗的老战士,虽此刻心头又惊又怒,却没乱了阵脚。
先遣队的战士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精锐,哪怕遭遇突袭,也能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反应。
他一眼就看清了伏击者的模样:粗布衣裳,歪戴帽子,手里的武器参差不齐,一看就是土匪。
“负责侦察开路的一连是干什么吃的,敌人都摸到我们屁股后面来了!”
侦察班长忍不住怒骂出声,声音里满是火气。
“他娘的,一群狗娘养的土匪敢找我们的麻烦!”
话音刚落,侦察班长就迅速组织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