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陈铭作为军事干部,不应该参与到组织粮食生产的工作中去,这是地方政府或者行署主导管理的。
不过陈铭于去年组建了生产建设支队,开垦了大量荒地,拥有丰富的经验。
加上生产建设支队受四分区和行署双重管辖,所以陈铭参与到这些工作当中去没有什么问题。
到了开会的地方,陈铭一一和各个代表问好打招呼,等待会议开始。
会议开始后,各个代表开始汇报说明各地区的耕地情况,耕种设备情况等等内容。
“今年的年景还是不好,雪都只下了薄薄一层,估计雨水也多不了。”一个代表开口说道。
“是啊,你们县还好一些,我们县井水都快枯了,河床直接干裂了,要是再不下雨,今年秋收的时候,粮食产量可能比去年还低。”另一个代表开口说道。
“.”
“还好去年的时候,部队和我们地方一起修建了一些水利设施,不然的话今年情况会更差。”五寨县的代表开口说道。
作为晋西北重要的产粮地,为了应对干旱带来的危害。
去年在农闲的时候,生产建设支队加上地方组织了人力挖掘修建水利设施,以确保重要产粮地的粮食产粮。
“大旱伴随着蝗灾,防旱防蝗工作必须要做好。”众人说完后,陈铭开口说道。
陈铭记得,42年大饥荒,除了干旱的因素外,蝗灾同样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虽然晋省不比受灾最严重的豫省那样严重,被漫天蔽日的蝗虫席卷,粮食大面积绝收。
但蝗灾的危机依然存在,必须要提早防范,提早准备。
“我们县已经带人在冬天的时候翻土地,把那些蝗虫可能产卵的地方都翻了个遍,应该能减少部分蝗虫。”
“我们县也一样,同时还组织了宣传队,给老百姓们宣传普及蝗虫的习性,打破老百姓的迷信。”
“我们县也差不多,组建了巡逻队,一旦发现蝗虫的幼虫,立刻组织人手灭杀,保证不让那些该死的蝗虫吃我们的庄稼。”
代表们一个个踊跃发言,汇报自己县的防蝗灭蝗工作。
除了人工防控外,一些地区还放养了一些鸡鸭,用以消灭蝗虫以及蝗虫的幼虫。
同时还禁止老百姓捕杀蝗虫的天敌,增强生物防治力度。
“不错,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是头等大事,我们这些干部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陈铭开口说道。
“.”
会议结束后,陈铭又召集了独立支队的军事干部们开了一个会。
布置了各部队的防区,要求在春耕期间加强防备,确保鬼子不能影响春耕的顺利进行。
鬼子不是好东西,发动攻势的作战时间会刻意选在春耕秋收的时节。
在春耕时破坏根据地的生产,在秋收时抢夺粮食,制造饥荒削弱抗战力量。
同时利用农民分散劳作的特点,扩大军事威慑效果。
所以在春耕的时候,部队要尽到自己保卫根据地的职责,确保春耕的顺利进行。
不过陈铭不知道的是,鬼子第一军司令官岩松还真没有这个想法。
他现在已经不想去招惹独立支队了。
独立支队在驻蒙军地盘内搞出那么大动静时,岩松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
独立支队的注意力终于到了隔壁驻蒙军那里,挨揍的不是他第一军了。
现在要是让他去找独立支队的麻烦,要是把独立支队的注意力从驻蒙军重新转移到第一军怎么办?
岩松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独立支队打,他没多少信心,除非是从其他地方抽调更多的部队过来。
但八路军的主力都在晋南,晋东南地区。
要是抽调了部队,那些地方八路能把鬼子的防区闹得天翻地覆,能直接左右晋省的局势。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岩松不会抽调太多晋南,晋东南的部队,把那些部队留在和八路对峙。
“要是独立支队再打几次,野音三郎那家伙该切腹自尽了吧。”岩松心里想到。
他和驻蒙军司令官野音三郎的关系非常差,双方存在明显的战略分歧和矛盾冲突。
双方的本质是竞争性协作。
岩松的核心任务是瓦解晋省的抗日力量,尤其注重对晋绥军岩长官的诱降,执行他的“伯计划”。
而野音三郎却对岩松的诱降计划颇为贬低,还公开批评过他被晋绥军戏耍。
双方还多次因为配合不足而导致作战失败,偏偏华北方面军还更偏向野音三郎的策略。
这让岩松的面子往哪搁?
他第一军可是野战性质的军,兵力七八万,而驻蒙军不过是防御性质的军,人数就两三万。
这种情况下,看见野音三郎倒霉,而自己没有继续倒霉了,岩松心里都开始偷着乐了。
现在他就希望独立支队就算要搞事情,也要在驻蒙军的地盘内搞,别来他第一军的地盘。
等野音三郎因为战败切腹后,换一个能配合他的将领来。
不过,岩松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崞县一处民宅内,几名战士正在民宅的房间地下卖力的挖着。
带头的正是吴有道。
陈铭给了他们一个月的时间,让他们挖掘出一条直通崞县西北城墙下的地道,用于埋放炸药炸开城墙。
这个时间非常充足,足够他们慢慢的挖,防止被鬼子监察防止八路军挖地道的设施发现。
“有道同志,这地洞挖得好啊,比我们冀中游击队挖得还好,比我家后山的那些盗洞都要平整。”
一名从冀中地区调来,精通地道战的战士开口说道。
吴有道一听,挠了挠后脑勺。
有这么明显吗?一眼就看出他的家学了。
他的身份信息这些战士是不知道的,所以吴有道也没因为被误点出身份而紧张。
“那可不,不然首长怎么让我带头执行这么重要的任务。”吴有道笑着说道。
“到底是首长啊,你这技术我服,你也教教我呗,等我调回去后把技术交给其他的战士。”这名战士继续说道。
吴有道一听,有些不好意思的抹了把脸。
啊这,教你们盗墓的技术吗?这有什么好学的啊!
“行,你们要是学的话我肯定教。”吴有道开口说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等到时候我请你吃烤地瓜。”
“.”
春耕进行的同时,吴有道带领的地道爆破小组的进度也十分喜人。
一个月的时间,成功将地道挖到了城墙下面。
吴有道根据从父亲那里学到的经验,确认了方向没问题后,将情况上报给了陈铭。
“好啊,确实是人才,还真让他干成了。”陈铭笑着说道。
“我们运了多少炸药进入崞县了?”陈铭朝着参谋长王大飞问道。
“应该有一千五百斤了吧?”王大飞回答道。
这一个月里,在崞县城内地下党同志的帮助下,独立支队零零散散,一次几斤的小批量运输了一千五百多斤的炸药进入县城。
“够吗?”陈铭开口问道。
“不太清楚,毕竟咱们以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王大飞回答道。
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具体需要多少没人能精确给出一个数字。
“再加五百斤吧,确保万无一失,这次是咱们的实验之战,积累一些经验。”陈铭开口说道。
他有“火力不足恐惧症”,总觉得这点炸药不怎么保险,决定多加一些炸药。
反正是作为攻打大同之前的试验地,多用一些炸药保险一些。
就算用多了也没事,炸开的缺口更大,战士们进攻的时候也能更顺利。
不然要是就炸开一个小口子,鬼子机枪一架,伤亡就会变大。
“行,我稍后就去安排。”王大飞点了点头说道。
“对了,特战大队混入县城了吗?”陈铭继续问道。
特战大队在这次作战中的作用非常大,陈铭要求他们在战斗打响后的第一时间,控制住鬼子的重炮中队。
保证火炮不被鬼子炸毁,让攻入城中的部队能够完整缴获鬼子的重炮。
由于陈铭打算采取炸开城墙进攻县城的策略,部队攻入县城的速度会非常快。
因此特战大队只需要抵挡住鬼子增援重炮中队的部队十五分钟,就会有入城的部队增援。
“都已经混进去了,现在在潜伏等待命令。”王大飞回答道。
“好,总攻时间就定在四月一号,为四月开个好头!”陈铭做出了指示。
PS:手竿钓不到鱼,明天打算玩抛竿了,正好可以用那个时间码字,码个三四千应该不是问题,加上晚上回家码个四五千,就差不多是八九千了。凌晨再码一点,我直接日万!
第180章 拿下鬼子重炮营地!
鬼子在崞县内有一支重炮中队,装备了四门150毫米榴弹炮。
除了重炮以外,还有一千八百多鬼子,三千多名伪军。
鬼子为了守住崞县这种重要的铁路城市,应对独立支队的威胁,同时保护重炮。
还修建了大量的防御设施,崞县城墙也经过加固。
如此兵力加上坚固的城墙和工事,岩松认为崞县固若金汤,可以像一堵坚硬的屏障那样挡住独立支队。
150毫米超过十公里的射程,可以威胁方圆十几公里的区域,让八路不敢成规模的活动。
加上囤积的大量的炮弹,就算是独立支队全部兵力都来了,也能靠着大威力火炮打崩他们。
事实也确实如此,独立支队直接把注意力从第一军移到了驻蒙军身上。
从晋中,晋西地区转移到了晋北乃至于察哈尔地区。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和第一军保持着对峙的状态。
岩松认为这是他把两支重炮中队放在水泉,崞县的功劳。
殊不知这只是陈铭懒得打他。
当初独立支队打平安县城的时候,总部就组织兵力对同蒲铁路发动了破袭。
同蒲铁路北段都被破坏的差不多了,修都要修几个月。
这种情况下崞县和水泉的战略价值大大下降。
陈铭还去冒着重炮的轰炸打它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