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第134节

  于是,陈铭开始带着杨长官,介绍起这场作战的过程。

  当然只是大致介绍了一下,比如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歼灭了多少鬼子这种。

  具体的情况陈铭没有透露。

  杨长官对于陈铭这样的说辞,却没有任何介意的意思,带着的军官团中还有人一直在拍照。

  特别是对鬼子的尸体,这些拍照的人拍起来特别积极。

  一路上,杨长官那是穷尽了自己的夸赞之词,把陈铭的功劳都夸上天了。

  陈铭知道对方在谋划着什么猫腻,不就是想来拍照拿功劳嘛。

  陈铭没有阻拦对方拍照,直到对方用完了胶卷,心满意足后,他才笑眯眯的开口。

  “杨长官,照片都拍完了吧,我这里有这次作战缴获的鬼子的身份牌和军衔章,还有一批鬼子的军刀,不知道长官有没有兴趣。”

  陈铭一语直接暗示了杨长官,自己知道对方的目的,自己愿意配合给一些物证佐证一下,您杨长官总得表示一下吧?

  杨长官听出了陈铭话里面的意思,看着身边围过来的三十多名战士。

  心中暗道陈铭不好忽悠啊,刚才一直夸奖没有把陈铭给忽悠住。

  看着现在的形势,自己要是不付出点什么东西,自己这一群人倒是不会有什么事,但相机里的胶卷肯定是保不住的。

  “放心,对于这次独立支队的功劳,二战区绝对不会吝啬奖励,等战果统计好后,我会上报上去,给予独立支队嘉奖。”杨长官说道。

  不过,陈铭没有动,周围的战士们没有动。

  不现在把奖励落实,等时候上哪找你杨长官要啊。

  空投支票陈铭可不要。

  看到陈铭如此精明,杨长官干笑了一声,继续开口道:

  “不过,鉴于我现在看到的情况,为了鼓励你部在这次作战中立下的功劳,决定奖励独立支队20万现大洋,以资鼓励。”

  看到杨长官终于给了点实际的奖励后,陈铭开口说道:

  “多谢长官的奖励,长官,您是不知道,我们部队太苦了啊。”

  杨长官看着陈铭,皱了皱眉:“要是有什么困难尽管说,都是二战区的部队,有困难我能帮就帮。”

  “长官,能不能调拨一批医疗物资支援我们。”

  听着陈铭的话,杨长官皱着眉头,现在晋绥军也缺医疗物资。

  不过为了能拿到这次的战果,杨长官开口说道:

  “你需要多少?”

  陈铭报出了一个数字。

  听着这个数字,杨长官思索了一番后,点头同意了。

  虽然这批物资数量不少,但只要挤一挤还是能挤出来的。

  “多谢长官。”陈铭笑得很开心。

  杨长官留下早就准备好的现大洋后,立了个医疗物资的字据就带着人离开了。

  现大洋是早就准备好了的,他知道这次来独立支队,肯定是要付出一些什么的。

  不过商人的性子嘛,能省则省,要是能忽悠到陈铭的话,那这现大洋不就能自己留下了吗?

  医疗物资需要调拨,所以杨长官留下了字据。

  陈铭也不怕对方反悔不给,那些鬼子的身份牌和军衔章还有军刀没有直接给,等物资交割了再给。

  要是对方到时候只有照片,连物证都拿不出来,而独立支队拿出了大批的物证,到时候就好笑了。

  谈判结束后,陈铭当即将结果上报了。

  对于陈铭的这种决议,总部是支持的。

  反正这次的实惠,八路军已经得到了,歼灭了鬼子,解放了县城,缴获了大量的医疗物资。

  用一部分功劳换取可以把战士们的生命救回来的医疗物资,很值。

  战后。

  日军太原司令部内,岩松陷入了沉默。

  这一仗,鬼子的损失太大了,大量的鬼子阵亡,损耗大量的物资,交通线还没破坏严重。

  岩松在思考如何把自己的锅给甩掉,经过这段时间的事情,他在岗村大将那里的信任度已经降为了负数。

  调离第一军只是时间问题。

  鬼子发布了作战报告,声称此次作战阵亡312人,伤980人,消灭了支那军队3000余人,是一场胜利。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光是平安县和双曲镇就是三个大队的鬼子了,怎么可能才这点损失?

  鬼子这是玩起了统计学,把找不到尸体的士兵算作了失踪,没有算在阵亡的人数统计里。

  晋绥军也公布了作战报告,声称此次己方阵亡1580人,伤3320人,歼灭日军3100余人,是大捷!

  反正不管怎么说,八路军都是属于二战区的,这一次晋绥军的确参战了。

  有战场照片和物证最为证据,你就说这些是不是鬼子的尸体,是不是鬼子的身份牌,军衔章和军刀吧。

  山城对此特意嘉奖了楚云飞的358团,声称在八路军的辅助下,358团取得大捷,沉重的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只能说这封嘉奖令很有水平,不仅在明面上肯定了二战区的功劳,还暗地里拉拢了楚云飞和他的358团。

  气得岩长官直接开始骂娘了。

  花了这么多的代价,竟然让山城占了便宜,拉拢自己的一员大将。

  楚云飞是五台人,是自己的老乡,但同时又是黄埔的学员。

  山城这么暗地里一拉拢,他真担心楚云飞会被拉拢过去。

  八路军这边,同样披露了战果,有着两座县城作为佐证,倒是也很有可信度。

  总部对于独立支队披露的战果是信任的,毕竟旅长和观摩的干部全程都在。

  战斗结束后,独立支队除了收编了个新一团外,陈铭多了一个副处长头衔外,倒是没有什么变化。

  平安县战役告一段落。

  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大事。

  日海军偷袭了珍珠港,老美对日宣战,正式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大捷,歼灭了5.7万余日军,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的第一场大胜!

  这场胜利,极大的提振了国内抗日的信心。

  独立支队进入了修整期,期间没多发动大规模的作战。

  鬼子为了防止独立支队继续在晋西北地区威胁同蒲铁路,岩松把两个重炮中队直接调到了崞县。

  这两支重炮中队,一支为装备了四门105毫米的榴弹炮,另一支是装备了四门150毫米的榴弹炮。

  两支重炮中队,直接威胁周边十几公里的地区,让活动在这一代的何建新部不得以后退了十几公里,只用小股部队在周边作战,防止鬼子的重炮对部队造成威胁。

  这就是重炮的含金量,仅仅是摆在那里,就是连陈铭都不得不慎重考虑的威胁。

  背靠八门重炮,鬼子一下子支棱起来了,开始频繁的在崞县周边活动。

  伪军同样如此。

  以前没有重炮的时候,他们害怕独立支队打他们。

  现在鬼子调动了八门重炮,要是还害怕独立支队,那鬼子的重炮不就白调来了吗?

  不过伪军的嚣张气焰没持续多久,看着这么嚣张的伪军,陈铭直接命令神枪手大队分小股部队出动,狙击活跃的伪军。

  伪军在付出两百多条人命后,再度老实了起来。

  “蝗军这重炮,算是白调来了。”

  相比于伪军,日军没有多少损失。

  看着鬼子把重炮调到了崞县这座铁路城市,有两个大队的鬼子进行防守后,陈铭就已经起了心思,想要打掉或者缴获这些重炮。

  重炮要是一直摆在崞县的话,独立支队的行动会受限,时刻都要面对来自崞县的威胁,不能不管。

  为了降低鬼子的警惕心,独立支队这段时间里主要活动地区是晋北以及晋东,特意避开了崞县。

  就是想让鬼子觉得,独立支队怕了他们的重炮,选择退避三舍,一步步降低鬼子的警惕心。

  等到时机合适后,陈铭准备给崞县的鬼子来一波大的!

  打伪军不打鬼子,同样是麻痹鬼子的策略。

  伪军在鬼子那里不算人,鬼子就连死了一条狗狗都会登记,对于伪军却没有。

  伪军的地位连狗都不如,死了就死了,大不了再招一批。

  在部队修整期间,陈铭又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去年帮助独立支队购买重炮的那个土匪刘富贵传回来了消息,说是机床的下落有着落了。

  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陈铭起初还愣了愣,没想起刘富贵是谁。

  仔细回想之后,才想起了去年购买完武器后,陈铭就给了刘富贵尝试购买机床的任务。

  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陈铭都已经把这件事忘得差不多了,没想到刘富贵却传回来了好消息。

  这不是陈铭记性不好,实在是管理一个军分区和几万人的部队,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

  加上陈铭一直在思考部队的发展,和鬼子的作战,这才把这件事情忘了。

  “带他来见我吧。”

  陈铭开口说道。

  没过多久,刘富贵被带来了。

  一年不见,对方白净了不少,身材也变胖了很多,看得出来这一年里对方过得不错。

  “机床有下落了?”陈铭开口问道。

  “报告首长,我找了以前的关系,联系到了鬼子第四师团的一个大队长,最近对方联系我,说有一条小型子弹生产线可以卖。”刘富贵邀功的说道。

  陈铭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八路军乃至独立支队,现在生产子弹都是采用复装子弹,无法自主生产全新的子弹。

  而这次刘富贵带回来的消息,竟然是一条完整的小型子弹生产线,而不是零散的机器。

  这太重要了!

  一条小型半自动子弹生产线,按照国军那边的产能,日产量能达到2000-20000发。

  陈铭也不求能达到最高的水平,就算是日产量只有五千发,一个月也很生产出十五万发子弹!

  必须要把子弹生产线买回来,陈铭心里想到。

  “干的不错,要是真能把生产线买回来,给你的奖励绝对少不了。”陈铭开口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34/2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