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外,机场的广播声与人潮的喧嚣扑面而来。贝塔背起背包,身影很快融入了涌动的人流。
卡塔丽亚望着他远去的方向,直到后车的喇叭声将她唤回现实。
——
贝塔随着人流缓缓挪动,完美地融入排队过关的游客队伍中。
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四周,天花板上密集排布的摄像头几乎覆盖了每个角度,能捕捉到每个人的面部特征,远超普通区域的监控密度。海关柜台前,两个高清摄像头正对着每位旅客,进行面部捕捉。
法国安全局的反应速度令人咋舌,整个海关的安检规格显然已经全面升级,警戒级别明显不同往日。
贝塔的目光扫过不远处,五条训练有素的警犬正被全副武装的警察牵在手中,它们吐着舌头,目光来回扫视着排队的人群。
贝塔庆幸自己彻底清除了身上的火药味。如果他直接来到海关,这些警犬会在三秒内将他揪出来。而即便以他的身手,也绝无可能在六十名荷枪实弹,带着自动步枪的警察包围下脱身。
贝塔前方只剩下四五个美国游客,他不动声色地观察了几秒,随即自然地搭起话来。短短几句寒暄,他就巧妙地融入了这个小团体,谈笑风生的模样,像是和他们一路同行的老友。
“你们去蒙马特高地了吗?那边的小巷简直像迷宫一样.”贝塔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一边用余光留意着海关的动静。
他娴熟地引导着话题走向,时而抛出几个关于巴黎景点的趣闻,时而附和别人的吐槽。不到五分钟,这个临时组成的“旅行团”已经在他的带动下聊得热火朝天,而贝塔则完美地隐藏在了这群兴致勃勃的游客之中,成为了他们最健谈的“旅伴”。
队伍缓缓向前移动,当轮到贝塔接受海关询问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海关官员刚开口询问“你之前来巴黎的目的”,那几个美国游客就热络地凑上前解释:“他是和我们一起的!”“我们都是来旅游的!”
贝塔适时地点头附和:“没错,就是来看埃菲尔铁塔的。”他故意用带着浓重美国口音的法语回答,同时展示着相机里的铁塔照片。
海关官员扫了眼这群七嘴八舌的游客,这种旅行团互相帮腔的情形实在太常见了。在四五个美国人热情的佐证下,官员没再多问,看了一眼这个人畜无害的男人,对照下出入境记录上的照片,干脆利落地在贝塔护照上盖了出境章。
贝塔暗自松了口气,这种“群众演员”的掩护,往往比任何精心编造的谎言都更具说服力。
贝塔和美国游客们,谈笑风生地通过海关通道,迎面撞见一队气质迥异的人马。
为首的是一位约莫38岁左右的女性,金棕色的长发利落地束成高马尾,穿着黑色夹克和运动裤,脚上是轻便作战鞋。她灰蓝色的双眸如同扫描仪,带着职业特工特有的锐利,仿佛能洞穿每个人的伪装。
贝塔像普通游客一样稍稍停止交谈,投去好奇的一瞥,随即继续和同伴们说笑。这群人的专业气场太过明显,绝对是某国安全部门的行动小组。
这支由梅娃·雷克率领的军情六处特别行动小组,刚刚通过外交人员通道入境。
当他们与那队喧闹的美国游客擦身而过,梅娃的目光扫过人群,在几个美国人中间,有个黑发美国年轻人正谈笑风生,俨然是这个小团体的核心人物。
梅娃的职业本能让她多看了两眼,但对方自然的游客做派没有引起她的警觉。
机场明亮的顶灯下,两支队伍短暂交汇又迅速分离,朝着各自的目的地走去。
梅娃不知道的是,就在刚才那转瞬即逝的照面中,她追踪多时的目标近在咫尺,却又和她完全错过。
梅娃带领小队来到海关安检区域,将数个黑色装备箱依次摆上传送带。箱内整齐码放着各式枪械及弹药,在扫描仪下呈现出清晰的轮廓。
她将外交许可文件递给法国安全局官员。
对方仔细核验后,示意他们开箱接受实物检查。两名法国特工开始逐一清点武器编号,核对弹药数量,这是防止外国特工借外交渠道走私武器的标准程序。
“根据外交协定,你们可以合法携带武器入境。”负责的法国官员用流利的英语说道,同时示意摄影师对每件武器拍照存档:“但记住,在法国境内使用这些武器就是另一回事了。”
他的目光扫过每个英国特工:“未经我方许可,不得擅自开火。离境时,所有枪支弹药必须账实相符,少一颗子弹,丢一把枪,我们都有权以间谍罪扣押整支小队。”
梅娃平静地点头,示意队员关上检查完毕的武器箱。
法国安全局官员侧身拉开身后的隔离带:“说实话,我一点也不欢迎你们来法国。但职责所在,不得不来接待各位。”
他微微前倾身子:“所以请别给我添麻烦。要知道,比起解决麻烦,我更喜欢直接解决制造麻烦的人。”
最后他露出一个毫无温度的微笑:“相信我,如果你们因间谍罪被扣留,以贵国政府的办事效率,你们恐怕得在巴黎度过一个难忘的圣诞节。”
第71章 感谢章节
尊敬的读者老板们:
在各位的大力支持下,本书已成功跻身新书榜前20!(截至 25.07.09,位列新书榜第 13名)作者在此向所有支持本书的老板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更新情况:
每日稳定更新 6000字!已发布字数:10万+!更新质量有保障,欢迎各位放心追更~——
互动渠道:
粉丝值≥ 5点即可申请加入书友群!入群后,您可以直接与作者交流作品相关意见或问题。作者将实时关注群内所有反馈!——
各位老板,请放心继续投资、投票、追读,您的每一份支持,都是创作的最大动力!
第72章 家
======
感谢富贵宛如骤雨来的打赏
======
纽约炽热的阳光透过舷窗洒进来,飞机缓缓降落在肯尼迪机场的跑道上。
贝塔和那几个美国游客交换完Facebook账号,彼此约定日后有机会再聚。
临别时,他们像老朋友般击掌拥抱,短短一趟航程,贝塔已经让整个小团体都把他当成了值得交往的朋友。
这种近乎本能的社交天赋,始终是贝塔最擅长的武器之一。
走出航站楼,纽约盛夏的热浪扑面而来。
贝塔眯起眼睛,从口袋里掏出墨镜戴上。他站在上客区的阴影里,静静等待着那辆会来接他的车。
周围人来人往,没人注意到这个普通的游客。
贝塔懒散地靠着立柱,视线捕捉到远处驶来的黑色凯雷德。他拎起背包,慢悠悠地走到路边等候。
车子鸣了两声喇叭,稳稳停在他面前。
副驾驶窗缓缓降下,露出约翰·威克那张久违的脸,贝塔差点没认出来。往日颓废的胡茬刮得干干净净,头发修剪得利落有型,墨镜下的眼神清明,整个人焕发着久违的生气。
“Yeah.”约翰简短地招呼道。
后座的马蒂尔达迫不及待地挤到前排,兴奋地挥手:“萨龙!”
贝塔撑着车门,上下打量着约翰:“你这是人格分裂了?”
约翰摘下墨镜,用眼神示意他上车。
贝塔钻进副驾驶,一边系安全带一边调侃:“打扮的像模像样,该不会是又坠入爱河了吧?”
马蒂尔达从后座热情地搂住贝塔的脖子:“都是我帮他打扮的!约翰现在是不是很帅?像个男明星一样!”
贝塔侧头看她:“那我呢?”
“当然帅!”马蒂尔达不假思索地回答。
贝塔这才注意到车内的“惨状”。
副驾驶仪表台贴满了花花绿绿的贴纸,真皮座椅上套着红色的毛绒颈枕,门把手上挂着几个卡通玩偶,看起来像是一匹小马和它的家人。原本黑色的脚垫换成了红色绒毛款,就连方向盘也裹着个红嘟嘟的皮套。
而此刻,大陆酒店传奇杀手约翰·威克那双沾过无数鲜血的手,正稳稳握着这个少女心爆棚的方向盘。
贝塔难以置信:“这真是我那辆车?”
马蒂尔达很骄傲:“都是我的设计!怎么样?是不是温馨多了?以前那个黑漆漆的车厢太阴沉了,一点都不舒服。”
贝塔看向约翰:“你就真按她的要求,把我车改造成这样了?”
约翰目视前方,简短地应道:“Yeah.”
贝塔的目光在马蒂尔达灿烂的笑脸和焕然一新的约翰之间转了个来回,最终叹了口气:“物有所值。这车以后就归你专用。”
“真的吗?”马蒂尔达眼睛亮了起来。
“真的。”贝塔点头。
“那我要把整车漆成红色的!”马蒂尔达立刻开始规划:“还要换红色轮毂!”
贝塔看着后视镜里兴奋的小女孩:“没问题。”
马蒂尔达兴奋一拍手:“好啊!”
——
凯雷德的轮胎碾过碎石车道,发出清脆的哗啦声,缓缓驶入那栋熟悉的天蓝色别墅车库。
贝塔刚推开车门,马蒂尔达就从后座跳下来,边往别墅跑边喊:“莱昂!可以开饭啦!”
走进别墅,贝塔不禁驻足。每个角落都恢复得与记忆分毫不差。
约翰在他身后轻轻关上连通车库的门。厨房里,连那套特殊的玻璃餐具都原样重现,就像海伦的那套玻璃餐具还在。
贝塔的目光落在壁炉上方。
海伦的遗像前,那个只剩一半的玻璃碗依然静静地摆在那里,那是他当初留下的,没想到约翰将它完整保留了下来。
贝塔看向约翰。
约翰微微点头:“我觉得它应该在那里。”
厨房里传来餐具的轻响。
莱昂系着围裙,正将热气腾腾的牡蛎汤倒入玻璃汤碗。
“嗨,萨龙!”他戴着烤箱手套将汤碗端上餐桌:“干得漂亮,我们都看到新闻了。没受伤吧?”
贝塔摇头:“小问题而已,已经处理好了。”
莱昂摘下手套,拉开餐椅:“都坐下吧,开饭。”
马蒂尔达像只忙碌的蜜蜂,在餐桌前来回穿梭,为每个人分发她精心挑选的餐具,红色的叉子、红色的餐刀、红色的汤匙,还有印着碎花图案的餐盘。她脸上洋溢着得意,显然对自己的审美选择满意极了。
贝塔看着这一幕,突然笑出了声,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声。
餐桌上,三个手上沾血的职业杀手,此刻乖乖握着十一岁女孩分配的红色餐具。
莱昂炖的牡蛎汤香气四溢,约翰喝完后,破天荒地主动盛了第二碗,马蒂尔达正眉飞色舞地讲述学校趣事。
在这个充满违和感却又莫名和谐的画面里,他们就像任何一个普通家庭一样,享受着家人准备的晚餐。
贝塔用那套红色餐具切开餐盘中的牛排,肉质恰到好处,不见血水却鲜嫩多汁。
他惊讶地挑眉:“没想到你还有这厨艺?”
在他的印象里,莱昂一直是个把盆栽当伴侣、整天面无表情啃汉堡的冷面杀手。
莱昂将蔬菜沙拉推到贝塔面前,平静地说:“独居久了,这些技能自然就会了。”他的语气平淡,透着一股生活淬炼出的从容。
贝塔叉起一片生菜:“我就不行,被海伦照顾的太好了。”
约翰默默点头表示赞同,手里的汤匙在碗沿轻轻一碰。
“我正在学呢!”马蒂尔达突然插话,眼睛亮晶晶的:“等学会了,就能给你和约翰做晚餐了!”
贝塔逗她:“那莱昂呢?”
小姑娘一甩短发,撇撇嘴:“反正他总神出鬼没的!”
贝塔笑出声。
莱昂只能无奈摇头。